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章 知之为知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章 知之为知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夫表功录善,古今之通义也。兹念故议郎蔡邕,贤良方正,博学有道。虽僻处江湖十载,仍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著《驳灾异论》,洗刷张逆流毒。念念体忧君父社稷,断断无他,其心休休焉……

值此多事之秋,本当拔擢显位,然询之左右,言公意不在仕。故念许由不仕有唐,帝德不衰;夷齐不食周粟,无损周望。王道不忍使久逡巡于朝,其赐金十斤、帛百匹、授关内侯,遣归田里。”

“……幽州別驾李素,恭谨良笃、学兼数家、长于著述,又以运筹之功显于北疆,特许幽州牧虞法外加例、举其茂才,朝议授‘护乌桓校尉拥节长史’,秩千石……”

蔡邕和李素等人,低着头静静听朝廷使者宣读完封赏敕命,心中的惊喜、诧异和不解,交织陈杂。

蔡邕的内心尤其矛盾:“我什么时候表达过不想回朝做官的态度了?为何陛下‘询之左右’后,拿许由之类隐士比喻我?真当我准备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度此余生了?”

虽然那些钱财赏赐还算丰厚,给个关内侯的名分,更是足够有面子——虽然灵帝一朝的关内侯是明码标价五百万,已然沦为一种没有食邑的纯荣誉。

相比之下,四个月前才刚挂上他“蔡氏门徒”名分的李素,已经从六百石的別驾进一步飞升到一千石的拥节长史了。

只论品秩的话,这已经比蔡邕下野前当的议郎还高了。

但不管怎么说,蔡邕已经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内心对李素也愈发感激。

使者收起敕命,一切礼节完毕,才虚扶了一把蔡邕,低声安慰道:“蔡公可是为陛下不召入朝而疑惑?稍安勿躁,朝中三公集议以为,如今还不到时机,待张举覆灭之后,自然会召蔡公回朝。”

蔡邕这才心中释然,尴尬一笑:“哪里哪里,这些年得以拔擢后进,也颇慰平生。在朝在野,都是为天下苍生谋。”

跟李伯雅的交易哦不是交情,真是这辈子最划算的交情了。

一番客套后,甄府分出一些家人自去款待使者。

蔡、李则持敕命自回内院,但对他们的恭维狂潮却显然才刚要开始。

“恭喜恭喜啊,李长史年仅18,便授秩千石。一年之内,四易其官,论少年得志,真乃本朝罕有。”甄家的几个管事、还有今天来这儿晃悠的二少爷甄尧,连忙纷纷对李素道喜。

“唉,官职大小不重要,都是为朝廷效力。”李素连忙谦逊。

甄尧坚持道:“李兄过谦了,蔡公与李兄肯在寒舍著书刊印,使寒舍蓬荜生辉,今遇如此大喜,自当设宴庆贺。想来用不了几天,幽州那边和中山本地,都有不少官员会来庆贺,招待的事情,请李兄放心,有我们甄家操持,不会堕了礼数的。”

然后,甄尧就吩咐准备几席最繁华高档的酒席,让管事陪蔡邕和李素饮宴庆贺。

但他自己还有孝在身,就不陪喝酒了。

与此同时,刚才躲在后面看热闹的蔡琰和甄家女眷,也才敢窃窃私语讨论起哄。

有一个跟蔡琰年纪相仿的小姑娘,是甄家的大小姐甄姜,今天本来是带着二妹来找蔡琰玩的,美其名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学习吸收一下“当世知名才女”的气质。

因为服孝的关系,她们每次来也绝对不会找李素玩,穿着一身白绢的裹衫孝服,非常谨慎礼貌。

她们学识不如蔡琰,就拉着蔡琰偷偷问:“姐姐,那‘拥节长史’是个什么官?刚才的敕命都听不懂呢,好话说了一大堆,到底是个什么嘉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