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8章 天子明诏举茂才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8章 天子明诏举茂才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刘焉觐见完皇帝后两天。

九月初六,五日一朝的大朝会日子。

《驳灾异论》在雒阳争议走红,已经有十天。

刘焉以教育部门一把手的势力,暗中狂推了十天,私底下的喷子也喷了十天。

到今天,这一切终于要终结了。

上朝路上,依然可以听到很多以经义文学著称的文官,在窃窃私语讨论此书。

“子干,你跟蔡伯稭也算是相熟了,他怎会写出这种媚上之文?我看《驳灾异论》的文笔与严谨,也不比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高明,这蔡邕怕是在野十年坐不住了,丢了骨气想求官复出吧?”

尚书郑泰依然还是拉着老同事卢植吐槽。卢植这人性情比较随和不愿意背后说人,也就随口支吾应付。

但不一会儿之后,少府黄琬、卫尉杨彪也加入了讨论。

旁边还有武将出身、对经义不太感兴趣的朱儁、皇甫嵩加入了旁听。连曹操的老爹大司农曹嵩也偷偷看热闹。

只可惜曹嵩是赘阉遗丑,所以那些喷大儒的话题是无论如何轮不到他开口的,他也只能偷着听听爽爽——大儒再“气节沦丧、甘为皇帝鹰犬”,能比得上宦官?宦官根本从不会以无原则死忠于皇帝为耻,反而以此为荣。

众人讨论了一会儿之后,朝议就正式开始了,大伙儿也渐渐安静下来。一些日常议题之后,中常侍郭胜代表皇帝拿出一份奏表,正是幽州牧刘虞的捷报,请大伙儿讨论。

“……叛军慑于朝廷感召,弃守上谷,遁至辽西……”

郭胜先把刘虞的捷报念了一遍。

朝臣们听着听着,瞳孔忽然就快速缩放了几下。

握草!咱喷了七八天的《驳灾异论》,居然在平叛战场上看到实际疗效了!

刘虞居然说上谷郡的收复,就是因为叛军占领区内的民心,被朝廷重新感化、洗掉了张举之前诽谤朝廷“卖官鬻爵”那封伪逆檄文的流毒效果!

宣传战原来对于拉拢敌占区民心真能起到那么大作用的吗?

不管他们之前觉得蔡邕和李素的文章有多“实用主义”、“不顾节操”、“诽谤先贤”,但现在事实证明人家真的有用啊!

张纯从三月底开始,占据了整个上谷郡,还有大半个代郡。现在总算是把叛军东西两路根据地中的西路给连根拔除了、逼着张纯战略转移去投奔张举,这是大功劳啊!

尽管朝臣们并不知道,张纯放弃的是一个已经被彻底刮地三尺搜刮干净了的、随时会成为牢笼的赤贫边郡。

舆论风向立刻转变,所有之前喷《驳灾异论》的大儒型文官,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姿态,编造表态,觉得蔡邕和李素写得对。

只不过,他们也得指出:《驳灾异论》实在是还有点未尽之善,你只破不立,把董仲舒那套灾异论和天人感应搞掉了,好歹拿出点新的正统性论证文章来啊!

这些人当然都不知道李素已经准备好了《殿兴有福论》,就等这些把持当世学术评判权的大儒们点头废黜《天人感应论》,他再在几个月内找个恰当的时机拿出来。

朝议很快就临进结束,郭胜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装模作样表示要把大家的意见反馈给陛下,但实际上只是走了个过场,就拿着一份提前准备好的圣旨回来了,当众宣读赏赐奖励。

所有文官都很好奇,以为会召蔡邕回朝委以重任,但圣旨里只是写了很多嘉奖蔡邕的话,并且另有赏赐,并未提到给蔡邕官做。

与此同时,圣旨的后半部分,却是提到了特许开恩、准奏幽州牧刘焉今年举李素为茂才的请求。

卢植、郑泰、黄琬、杨彪……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种特许恩德有多大的能量。

当今天子登基以来,二十年了!还没有过因为一州的长官在一年内换过两个人、而允许两人都各举自己的茂才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