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6章 此功当浮一茂才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6章 此功当浮一茂才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既然找到了办法,此后二十天,李素当然是亲临一线,督导抢收敌麦的工作、宣传诱使敌占区百姓也提前藏粮制作碾转。跟叛军征粮队斗智斗勇,尽量少让敌占区百姓的粮食被叛军收走。

其间辛苦和周折肯定是免不了的。最大的麻烦来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宣传太慢,古代农民绝大多数不识字,你要宣传怎么造碾转、怎么让百姓相信用砂锅烘过的碾转能储藏两个月,都得口口相传、手把手教。

这就极大制约了信息病毒式扩散的速度,最夸张的时候甚至还得让放回敌占区当细作的流民们,背一麻袋碾转成品回去,让敌占区百姓亲口尝一口,那才最直接,肯让他们相信。

这又限制了细作的人选,得是在渔阳这边有亲戚挂念的人才能当细作,因为没牵挂的流民说不定背着粮食就回家了根本不做事。

以至于为了绝收对方几十万石麦子,李素自己还先搭进去了好几百石的免费试尝品。后来发现效率太低,李素又调整了拉拢对象,让细作们重点说服敌占区村子里有威望的乡老、长者,让这些人试吃,然后让长者们帮忙宣传朝廷的好意,才算是以最小代价推行了下去。

宣传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就是军事骚扰——叛军一开始都没注意到这事儿,但十几天后,随着时间进入八月初,距离正常的幽州麦收割季节越来越近,敌人也反应过来了。

然后,李素这边的骑兵要越境偷偷割对面右北平的麦子,难度就大了很多。

这时候,李素不得不把刘备请来,让他增加点军事压力。

小规模抢粮冲突中,双方还各有死伤,但刘备和关羽显然是占了绝对上风——这种百十人的巡逻队级别冲突,简直谁撞上了关羽谁就是找死。

至于渔阳郡本地的都尉张南,是否会因为刘备全面捞过界而不爽,已经无所谓了。

李素跟刘虞汇报了他的计策和需求后,刘虞对此计的前景也是极为看好,大大褒奖了李素,让他想调啥就调啥。

张南那个废物点心,老是打败仗抗压背锅,早就被刘虞嫌弃了,怎么欺负都没处告状。刘虞现在就是文信赖李素,武信赖刘备。

如此坚持了二十多天,到八月底的时候,也就是正常麦子收获完毕的季节,李素与刘备这对文武黄金搭档,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他们至少祸害和转化了右北平甚至辽西境内几十万石的麦子。

其中抢过来做成碾转补贴己方军需的,大约有几万石。还有二三十万石是对方百姓自发小动作从叛军的征税抢劫人员指缝里抠回来的。

就算叛军的征粮人员下到乡间、发现了当地百姓已经提前把麦子做成了碾转,他们也没法收税了,因为按照收税流程这些碾转入库出库肯定腐烂了。

他们最多也就在百姓那儿吃几顿饱的,然后拿几天干粮自己吃,也不会上缴了。

倒是有些比较暴虐的叛军士兵,征粮任务完不成、被将领压迫,一时激愤乱杀制作碾转的百姓出气,甚至把做了碾转的百姓都视为亲汉反张的叛逆。

这些后果倒是李素和刘虞不可能提前想到的,他们也没办法。但张举军为此杀害自己占领区内的百姓,显然也让他们的民心更加不稳。

好多原先因为多年被汉室横征暴敛卖官鬻爵欺压而从贼的百姓,现在看张举军杀起百姓来比汉室更加残暴肆虐,纷纷后悔:还以为改朝换代有好日子过了,结果来了个更加残暴的!早知道就不喜迎张举了!

至少三十几万石麦面因此征收不上来,叛军的粮草立刻陷入了危机预期——之所以要加个“预期”,是因为现在还没缺粮。

再折腾,也不会刚刚秋收就缺粮的。

但是,寒冬腊月的时候怎么办?原本可是就指望着今年的小麦收成过冬的呀!

这个阴影,是每一个稍微有点见识的部落高层都想得到的。

……

李素和刘备带着两千兵马、几万石抢来的碾转回到蓟县时,因为计策效果卓著,得到了刘虞亲自出城迎接的礼遇。

幽州牧以下的其他官员,更是对李素一行不吝溢美之词。

“李別驾辛苦了,如此旷世之才,还巡视渔阳诸县、深入右北平,亲临贼兵抢收贼粮断贼给养,真是使君的股肱臂膀、我等为幕僚者皆应以別驾为楷模。”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