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7章 废黜董仲舒,复尊真孔孟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7章 废黜董仲舒,复尊真孔孟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李素和蔡邕都是智商绝顶的人,所以他们说话可以直奔主题,谈“300年前董仲舒那套正统哲学理论,如今有哪些不合时宜”。

但很多以上帝视角俯视蔡邕的人,并没有蔡邕的知识基础,所以那些人听李蔡高论之前,就得先搞清楚:董仲舒当年为何被皇帝尊奉,为此又埋下了哪些雷。

董仲舒对皇帝的核心吸引力,赤果果就是一句话:他论证了“刘家人凭什么长久做皇帝”。(中学历史书上那种文绉绉的结论,只是为了让人好受一些)

先秦百家的正统观,直到公孙弘引用的《公羊传》,主要停留在“谁统一天下使百姓不必再打仗”,谁就有最大的功德,这也是华夏“成王败寇”的思想根源。(董仲舒之前,还有公孙弘先被汉武帝赏识,就是因为公孙弘从《公羊传》中详细论证出了“使天下大统一的人有至德”)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些次要的正统性理由,比如看统治者家族血统是否高贵。

但这种丛林法则隐患很大:第一个拥有这种“大统一免战”功德的可是秦始皇啊!连始皇后人都没能享有万世江山,刘家出身更卑贱,凭什么要千秋万代?

汉初道家和法家分别建议“休养生息”、“以时间让人民习惯姓刘的当皇帝”,把这事儿回避过去了,但并未一劳永逸解决。

汉武帝时用民过重,这个问题愈发凸显,董仲舒就写了一部《春秋繁露》,拼凑出一套“天人感应”,把他自己的私货塞到了儒家的皮里,彻底击败了道家法家:

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纲君父夫。把天上的一切自然天道,跟人间的施政得失对应起来。只要天道没变,没有重大灾异,就说明如今的天子仍然受到天的眷顾,有“天命”在身。

天下人都被天人感应愚民之后,很多人明明都活不下去了,但因为相信“现在天还没有灾异,说明皇帝还没昏庸到被天抛弃的程度,咱现在造反肯定是送死,不如再等等”,谁都不敢当出头鸟。

但这也有问题,那就是天灾迟早是要发生的。风调雨顺之年倒是隐忍了,大灾之年却更加人心惶惶。

幸好,汉武帝当时还有第二招,那就是杀相谢罪。

西汉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实相虚君。这就带来一个好处,因为丞相大权独揽,事情没做好就能追责。

而且天灾往往是暂时的,比如一次大地震后,立刻杀一个丞相,只要地震没有马上跟着来第二次,那皇帝就可以说他的举措有效:你看,丞相被我杀了之后,天就不再立刻降下第二道灾异了,说明我杀得对,杀完后问题也解决掉了,天命回到我身上了。

汉武帝一朝12个丞相,杀了6个,另外还有5个或罢免、下狱、或畏罪自杀,只有公孙弘在任期上善终老死。

以至于丞相就是个消耗品,杀到后来武帝任命谁当丞相,那大臣都跪下来求饶。

但这一套也仅仅是在西汉中期运行得不错,后来随着相权的分散、上天的灾异无法明确应对到某一个具体的相身上时,就开始渐渐尾大不掉。

东汉就玩得更烂了。

……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