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6章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大汉朝过去两百八十三年的读书人都是辣鸡

第(1/3)页

蔡邕提的这个问题,李素从穿越之初就一直在准备答案,只是三个月来,从没有人像蔡邕这么详细问过他:

你究竟读过哪些书?专精哪些学问?

刘备,刘焉,刘虞,都关心过李素的才华来源。但他们不是文士,不会问太细,每次都被李素稍微信手拈来几个来源,就搪塞过去了。

这一次,必须认真回答,正好把自己的师承出身彻底编细腻了。

李素正色拱手,肃然回答:“素出身贫寒,七八岁有志于学,跟随中山郡督邮书掾胡茂,只是没有师生之名。因所学唯以致用,故无暇修诗、礼、乐,其余数经,也不过观其大略,粗通其意,不求甚解。

故而,我也算‘以吏为师’,明韩非,通算学,知钱粮。至于纵横之术,接触不过数月,乃是进京之后,得太常、宗伯提携,有暇借阅兰台典籍,并赏学苏武、班超、仪、秦等先贤话术,偶有一得,用于劝谕羌渠单于。”

李素一番话,首先点明自己是绝对的“学以致用”,学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堵死对方跟他聊礼乐诗经的可能性。

另外,他也给自己的政治实干能力之强,找到了一个借口——老子学的是韩非子,是法家,所以通晓法术势,知道政治斗争的实用哲学。

百代皆行秦政制,汉朝虽然明面上独尊儒术了,其实还是儒表法里,法家的统治手腕哪个皇帝舍得忍住不用?只是学韩非的人不敢明说罢了。

但蔡邕如今在野,官场上也威胁不到李素,大家关起门来这么说,正好堵住蔡邕更多不着调问东问西的可能性。

果然,蔡邕闻言只是微微变色,顾雍却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你……你竟然修韩非邪术?”

李素傲然道:“天下太平,当以儒术牧民。天下大争,贼寇四起,则以法术强兵灭敌,此自然之理也——我以蔡公为明理君子、不屑背后议人,才推心置腹,顾兄莫非想告发于我?”

他也是笃定了顾雍这人不会搬弄是非,从不背后说人坏话。这个人设顾雍是要立一辈子的,不能跟人玩阴的,一旦玩一次,他一辈子名声卖点就立不住了。

这也是顾雍为什么会宁可请个保镖、然后明车明马跟李素理论,也不能直接偷偷摸摸打闷棍。相对来说,这样明着来的家伙,哪怕暂时跟你有冲突,也是好对付的,阴的人才可怕。

蔡邕太了解自己的得意门生了,让顾雍搬弄是非,那是有损顾雍人品的事情。但是听到别人说与自己三观不符的东西又不深究,也不符合顾雍的理念。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顾雍赶开,别让他听见这些让人两难的交谈。

蔡邕便轻咳一声:“元叹,何必如此失惊,为师不也看过《韩非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问无正邪,觉得不对的,心存警惕、学而不用便是了——你带着从人出去逛逛吧,我与李别驾的交谈,你不宜听取。”

这是以正道应正道,既然顾雍正大光明,赶他走也要正大光明说出来。

顾雍果然没有质疑,对蔡邕拱手行礼,然后一声不吭乖乖退下了。

蔡邕对李素的称呼,已经变成了“李别驾”。这是以他将来跟着刘虞到幽州上任后,可以得到的表奏官职,预支称呼了,显然是表示对李素的看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