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窃国大盗 > 第十五节

窃国大盗 第十五节

作者:理想年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1:57:47 来源:笔趣岛

当孙思克的信使尚在路上的时候,林风正在处理一件非常之麻烦的事情。

这件事情若说起根源来那可能有很多方面,但眼下最直接的诱因却是大批军官纷纷离队受训,因为封锁消息的缘故,这些军官忽然奉命返回北京的行动显得非常古怪,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军队中流传着许多种版本的流言,除了少数担心大帅清洗的阴谋论之外,占主流的都是“这些人去北京花差花差”的风言,所以士兵们除了失落之外还多了点嫉妒,本来这件事情总的来说还不算是坏事,因为就这个观点来看虽然林大帅有点端不平,但好歹也算是很体惜部下,自己过完年了还不忘拉一批手下享受一番,但随着春耕的到来军队里突然出现了一种另外的呼声――很多士兵要求休假,他们要求回家干农活。

据林风所知,在中国的传统军事制度里面士兵属于廉价消耗品,绝对是没有什么福利享受的,而这个请求在他看来也非常之荒谬――真是开玩笑,汉军每月发的军饷相对其他势力来说最为丰厚,也就是说林风的愿望是希望这批士兵能够成为真正的职业军人,但这会突然闹了这么一出,真的是让他大吃一惊。\\

当报告递交上去之后汉军几大巨头发生了巨大分歧,就处理意见方面林风、周培公甚至和李光地、汤斌等爆发了激烈争吵,深受儒家正统观念教育的李光地等人主张用激烈的方式严厉镇压军队,这期间引用了不少历代圣明君主控制军队的例子,包括派遣有气节有风骨、懂得君臣大义的文官前往军中督师;而林风的意思则截然相反,他认为不妨网开一面,处理几个为首的,然后放一些家庭劳力不足的士兵休假。

本来林风的想法也没有这么激烈,但后来再周培公有意无意的提醒下,他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文官集团向军队进攻的序幕――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汉军政府的官僚集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基本上已经走上了正规,而之前汉军奉行的政策却是“军队的利益代表一切”,任何行政机构的存在都是在为军队服务、为战争服务,而其中十几万军属的优惠照顾更是其中的典型特色,眼下李光地等人的意见当然就是文官集团企图解脱这种桎梏、甚至企图影响军队的直接表现,他们迫切希望能够走回“正统王朝”的老路,用传统的观念来管理军队,让军队驯服体贴的拜倒在文官集团的指导之下。()。

当最高领袖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后,李光地等人不得不谨慎的选择了退让,这场汉军历史上最早的体制之争在多数军方将领不知情的情况下草草收场。不过争执双方包括林风都是心中雪亮,这件事情仅仅只是开始,这些政府官员们远远没有达到被压服的程度,眼下的退让只是积蓄力量,努力准备下一个突破口罢了。

所以为了谨慎起见,林风之后立即对周培公的总参谋部下达了任命,授权总参谋部的一批进士参谋军官直接渗透进李光地的政府机构――通常来说,文官集团若想让军队屈服,除了在统帅面前灌输一些“帝王之术”外,其他的手段就是垄断军事物资的供应,而现在林风就是要首先排除这种情况,扩大军方在后勤方面的影响力,尽量消减文官集团对军队命脉的掌控。(\而今天林风提前把它送上历史舞台,后人会怎么看待自己?――历史会一笔一笔的记住:就是林风,违背传统拼命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就是林风,违背圣贤训导改变了政治体系;正是林风,强迫社会菁华人才加入军队,从而开了军官制度的先例;正是林风,一点一滴的构筑起一个灾难的源泉。(\

大周皇朝的使者汪士荣大人在前线略略耽搁,在得到北京方面的许可之后,立即率领他的使者团朝北京进发,当然,出于保护使者团的安全,更重要的是顺便监视其行动的目的,顺德驻军刘老四部奉命抽出一个营五百人的精锐部队随团行动,与汉军政府的外交人员配合做好接待工作。

随同监视的军队并不妨碍汪士荣获取各种情报,实际上汉军军方在在反谍报方面经验不足,随同的营长基本上只懂得行军打仗,而陈梦雷的特务机关这次也没有介入此事,所以汪士荣在进入北京之前仅仅凭借汉军军官和言论和各种对话讨论,就已经获得了所需的大部分情报。

因为汉军行政机构简单的关系,汪士荣晋见林风元帅阁下的事情并没有产生任何麻烦,这大大出乎汪士荣的预料,在他的印象中,一般这种规格的会面,在通常情况下对方会派出礼部官员,打着“教导礼仪”的旗号来刺探一番,好歹搞一些意向性的东西反馈交流,而林风这边却似乎更喜欢刺刀见红,根本没有任何周旋的兴趣,在使者团抵达第二天后就派人传见。[

汪士荣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实际上就他的才能来看,他确实有自负的理由,这段时间他收集了各种关于林风的情报,但综合起来研究之后却发现很难判断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诛皇帝、搞大屠杀和拆平乱七八糟紫禁城来看,这个人仿佛是一个疯狂刽子手,而从迁移百万流民来看,这个人又仿佛象一个悲天悯人的居士,而同时这个人居然还拥有非凡的政治才干,在短时间内以一支福建客军首领的身份整合了京畿直隶的所有政治势力,稳住了阵脚,根据这几点来推断,这个人很象是那种很深沉、很有威严感的枭雄,可汪士荣得到的可靠消息又证明,这个人的行事很不规矩,平日丝毫没有架子,而且极喜欢开些乱七八糟的玩笑,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时不时表现得很“天真”、很有“童趣”,这可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哪。

林风这天接见汪士荣和他的副使倒没有摆开什么刀枪阵势,而他旁边的其他什么文臣武将谁也没有跟他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这倒让他心中诧异――古典小说上不是都有摆开军队或者油锅什么的吓唬使者的套路么?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抱着这个疑问他顺口问了问汤斌,而汤斌则很直截了当劝诫他要自重――在自己的地盘上居然还要靠军队恐吓外交人员,那这样的君主除了极度缺乏自信之外,同时也确实没什么人品可言了。

不过这样的简单模式却让汪士荣的副使有点不满,使者团的副使是大周丞相夏国相拐弯抹角的亲戚,在这场外交活动中他倒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不过他的工作对象却不是针对汉军方面,他是丞相夏国相特意安排在汪士荣身边的一颗棋子――这桩人事安排扯不上什么阴谋,实际上夏国相这种武将出身的人也不屑于玩这套,这样干的唯一目的就是摆明车马的警告汪士荣:我不信任你、我不喜欢你、你给我小心点,对于这一点汪士荣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对此也无可奈何,夏国相对他不满的原因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公共定理――上司因为下属出色的个人能力而感到不安,从而对自己的地位缺乏安全感。

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经过简单通传晋见林风大帅阁下之后,副使迅速开始执行他的使命,不可否认,这桩活计他的确干得非常漂亮,在草草给倨坐上方的林风拜倒行礼之后,他马上跳到一边,从怀里扯出一张名黄色的绸缎,亮开公鸭嗓大声叫道,“大周皇帝有诏――林风接旨――”

众人愕然。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