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30章 第一大道

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30章 第一大道

作者:蓝盔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1 来源:笔趣岛

但主管钱袋子、知道国库空虚的户部尚书李起元不干了,他皱着眉头,看也不看朱由检一眼:“水泥路虽然能造福于民,给行人和商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臣以为,此时不应修路,理由有三:一、从京师到山海关,全程超过七百里,全修水泥路,大明国库严重不足;二、水泥路便于大明运输军事物资,同样适合建奴的骑兵,一旦三海关有失,建奴的骑兵倍道,两、三天就可以直逼京师;三、京师和山海关之间,山水极多,修路极为不易。”

不怪李起元反对,大明六部,各负其责。打仗由兵部负责,修桥补路有工部负责,而每项活动都需要钱,这就需要户部充分用好大明的钱袋子。

“哈哈,五弟有什么看法?”朱由校打个哈哈,将球踢给朱由检,因为修这条路是朱由检提出来的。

“李大人言之有理。”既然皇兄将球踢过来,自己只好接下。

朱由检相信李起元的考虑不是为了私利,一次性修这么长的路,支出难免令人心痛,而且,水泥路的优diǎn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本王相信,李大人的理由是出于一片为国为民的公心,但大明现在面对的最大威胁,也不能不考虑。”朱由检先将目标引向辽东战争,现在的辽东战事不利,谁也不敢在这上面大包大揽,否则,你就等着掉脑袋吧。

“辽东建奴,已经定都盛京,也就是大明的沈阳,辽西已经处在建奴的直接威胁之下。建奴的目标,不言而喻,一旦山海关失守,建奴的骑兵就会直下京师,大明不是丢地伤人,而是亡国灭种。所以,本王对李大人的意见不敢苟同。一、修建京师到山海关的水泥路,的确耗费甚巨,但水泥路便于商贾通行、财物周转,减少周转周期,扩大贸易量,大明可以增加税收,而且,几百里的水泥路,要想修好,非一日之功,户部也不需要一次性付款,修一段付一段,应该不会给国库带来太大的压力;二、水泥路只能保障大明的军队供给,对建奴却没什么用,建奴的骑兵以劫掠为生,根本没有供给,要水泥路何用?三、大明对北方用兵,非军队数量不足,而是军用物资的供给瓶颈。一句话,大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打的不是军事,而是物资供给。昔年成祖远征蒙古,士兵不足三十万,却有一百万人运送粮草物资,这才臣服了蒙古各部。如今建奴威胁山海关,一旦粮草供应不上,长城必定难保。京师与山海关之间,有高山和恶水阻隔,交通不便,加大了大明军队粮草的运输难度,一旦遇到阴雨天,道路泥泞难行,谁能保证粮草及时供应?如果因为粮草原因,造成战事不利,谁能替兵部承担责任?”不知不觉中,朱由检将兵部的几位尚书拉到自己的一边。“修筑水泥大道,可以减少弯道,缩短道路距离,既能减少物资运输的时间,又能减少物资运输的费用。”

“你就是要推销水泥,想为自己积攒财富。”李起元气急,竟然使出了人生攻击。

“本王蒙皇兄恩惕,贵为信王。有金碧辉煌的信王府可供居住,有成群的奴仆侍女伺候,有千亩良田的稳定收入,上无老人需要赡养,下无妻子儿女需要抚养,更无亲戚朋友需要接济,要许多钱财究竟有什么用处?本王已经向皇兄做出承诺,水泥厂将按照农田的十五税一的标准交纳税赋。水泥厂赚钱子,大明户部也会有一份收入。李大人,你说,本王是不是纯粹为了自己敛财?”朱由检的气势,明显压倒了李起元,加上水泥厂的收入,有一部分要交税,算是绑架了户部的其他几位尚书。

水泥厂的纳税,将是大明的第一份工商税。路只有一条,而水泥厂的收入,是长时间的,只要厂子存在,税收就会源源不断。现在大明国库空虚,如果过分在这件事上纠纷,说不定皇帝重提征收商税的问题,对于依靠江南工商业养活的李起元,以及他背后的东林党,绝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还不是东林党一党独大的时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已经笼络清流派,随时可能发动对东林党的致命一击。

“可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哪来壮丁修路?”李起元本来不死心,但他没有得到声援,甚至东林党人都没有支持他。因为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他们的政敌,而是皇帝和信王,既然不是东林党的公敌,那就是你李起元自己的事,再说其他的尚书也不太敢提出反对意见,即使能忽略年轻的信王,却不能忽略皇帝,从他的开场白中,傻子都能看出皇帝对修路的支持。

这只是一diǎn银子的事,不是原则问题,上纲上线也上不了,如果皇帝连这么diǎn小事都不能做主的话,万一他发飙,乾纲独断,别人也没什么办法。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自己何必找麻烦?所以李起元虽然顺着原来的思路继续反对,但他找了一个自己都认为站不住脚的理由。

朱由检也看出李起元不再反对修路,他只是需要一个台阶,否则他无法面对同僚。明朝的大臣们还是比较在乎名誉的,一旦名誉丢了,就会遭到士林的集体轻视,政治前途基本上就结束了。“那依李大人看,怎么解决壮丁的问题?”

这世的朱由检,虽然还未成年,但他有两世的记忆,这样的场面还是可以应付的,虽然朱由检已经有了想法,但他将球踢回给李起元,就是希望在修路已是大势所趋的时刻,李起元也能为修路尽一份力,从而让他真正支持修路,不会在将来的资金拨付过程中使绊子。

“能不能让士兵参与修路?”李起元闭目思考一会,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李大人的主意实在是妙。”朱由检的目的是修路,既然大局已定,给李起元一dǐng高帽也没什么不可以。但这dǐng高帽子要送得自然,不然效果就适得其反了。“李大人,依本王看,李大人的主意有一石三鸟之效。其一,士兵的组织纪律性好,有利于管理;其二,人呀,对自己生活过或者做出贡献过的地方,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些参与修路的士兵,将来会更加爱京师、爱山海关、爱大明;其三,士兵本来就是由朝廷供养的,让士兵去修路,索性连酬劳都省了。李大人,不知本王的分析,是否有遗漏?”

自己想到的,人家想到了,自己没有想到的,人家也想到了。李起元只有机械地diǎn头,平时非常自负的他,在这还未成年的王爷面前,只有崇敬的份,果然是皇家天威深不可测呀,假以时日,朱由检更加成熟,那是怎么可怕的人呀!

不仅是李起元,平时对朱由检赞赏有加的李春烨更是感觉一股兴奋的火在体内乱串,看来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没有错,朱由检是自己值得追随的人.

连平时和朱由检没有多少交集的王绍徽、薛三省、黄立极等人,也是向朱由检投去赞赏的目光,信王还是如此年轻,他究竟是如何想得这么深远?

崔呈秀也在偷偷打量朱由检,看来以前对他的轻视是大错特错,自己必须重新给朱由检定位。

最后,朱由校在一片赞同声中拍板,调五军营中四勇营的士兵修路,工部先行组织人员测量、绘图,确定路线。这是大明修筑的第一条正式的水泥路,就叫第一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