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29章 朝议

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9章 朝议

作者:蓝盔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奋武营的训练已经不需要朱由检亲自指挥,他只是经常去看看,不能让自己浇灌的第一朵花萎谢。

除了编写教材和监督奋武营的训练,朱由检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火器局。

火箭的制造有一定的进展,就是在火箭的尾部加一个底座,固定在地面上,用于发射,这样可以不受地形的干扰;地雷和手雷的原理以及完成,开始制造试验雷;热气球的制造还未进入定型阶段,已经制造的热气球比较小,而且气球下方的炭火盆所占的体积过大,因此,气球的载重量很小,根本不足以把人送上天空。

大明的工匠们还是有一定水平的,经过几百年的技术沉淀,特别是匠籍制度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工匠们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就没有固定的收入,而大明又不允许工匠脱籍,这些工匠们要想自己和家人生存下去,就必须掌握新的、独有的技术。

正是对技术的追求,才出现了丁岚那样的怪人。不过,匠籍制度毕竟不是万能的,大明中期以后,它的不利因素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工匠们相互保密制度。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工匠们掌握的技术,是不会拿出来进行交流的,他们只会交给自己的子孙。在工匠收入不高的明朝,这大概是他们留给子孙唯一的财产了。

技术不进行交流,也就得不到发展,这也是大明火器还停留在成祖时代的原因。当年成祖五次北伐,打得蒙古人找不着北,火器的确功不可没,光是枪炮巨大的声音就让落后的蒙古人和战马魂飞魄散。

但由于大明的匠人们保密行为,或者说大明的匠籍制度,使得大明的火器没有达到进一步的发展,蒙古人也逐渐适应了枪炮的声音,加上政治上的**,军事优势重新回到蒙古人的一方,大明与蒙古部落接触的西北,常常遭到蒙古人的劫掠,西北边疆的汉人,生活在蒙古人的威胁之下,连生命都没有保障。朱由检暗暗下定决心:一旦有机会,一定要改革火器局。

朱由检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水泥。开办水泥厂,不仅可以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奋武营不间断地输血,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军队的出行、补给提供保障。大明对外战争,除成祖北伐臣服鞑靼和瓦剌,鲜有胜绩,主要就是后勤跟不上。

依靠骡马运输的后勤,不仅速度慢,对道路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车马就无法行走。只有建造水泥路,运输才不受天气的影响,而且平坦的水泥路还能提高车马的速度。

在前世的历史上,朱由检是化学工艺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主要是学习前沿科技,但对传统工艺和方法也很熟悉,来到明朝,他准备将自己掌握的基本技术逐步回忆出来。

水泥的烧制,是用一成的煤、一成二的粘土、七成多一diǎn的石灰石,再加上少量的铁矿石,在密闭的环境中煅烧,如果达到足够的高温,就能产生熟料,再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成熟的水泥产品。从工艺上说,并不复杂,只要找到原料,能建一个密封性好的高炉,就可以进行水泥的生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