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墨者荣耀 > 第79章 以墨解墨

墨者荣耀 第79章 以墨解墨

作者:白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6:24 来源:笔趣岛

杨玄感到的时候,正是厅内气氛热烈的时候,随杨玄感一起来的还有李密和杨玄挺、杨民行三人。李密年纪在三十五、六岁之间,相貌颇为俊伟,皮肤有点黑,充满着阳刚之气,白衣飘拂,颇有点出尘的洒脱,一双眼睛细长,使完美的脸貌轮廓添了几分阴柔的感觉;杨玄挺、杨民行与杨玄感长得都有几分相似,不过杨玄挺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看上去更为挺拔,杨民行则显得有些平庸。

杨玄感听完胡师耽的介绍后,笑道:“杨崇的这首《从军行》比以前的那首更好,军旅愁情,关山明月,几乎了历历在目。不过诗酒一体,美酒在桌,佳人在侧,杨崇你莫要藏私,还是做一首应景的更好。”

杨玄感是关洛豪门的领袖,说起话来自有一股气势在其中,容不得杨崇推辞,杨崇拱手道:“国公吩咐,岂敢不遵,下官尽力而为。”

杨玄感微微颔首,杨玄挺扬手道:“奏乐,给杨主事一场歌舞的时间考虑。”

想必是杨玄感等人上楼时就已经安排好,随着急促的琵琶声响,四名舞姬踩着碎步,一路舞入大厅,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屈伸、拧动,犹如四个精灵在烛光中变幻体型,一曲舞罢,掌声如雷。杨崇拍手歌道:“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杨崇唱的不算好,但是这种现代音乐的节奏让众人耳目一新,在大隋,也有给长短句配曲的,但是配到如此悦耳的实在是没见过。水柔姑娘立即换了一副笑容道:“没想到杨公子如此有才,能否把此曲教给水柔?”

杨崇笑道:“一首歌而已,没有问题。”

杨崇随即让人拿来笔墨纸砚,把歌词写了下来。杨玄感刚开始没听懂粤语,等看了歌词才弄清楚其中含义,用词平淡,其义简明易懂,这是杨崇这种工匠出身人的风格;李密有几分不屑道:“杨主事真是多才多艺,可惜未遇良师。”

胡师耽一听就暗叫不好,杨崇是诸葛河的弟子,这可是有老师的人,岂能容别人随意指责嘲讽;果然杨崇微笑道:“蒲山公是包恺的得意弟子,自然不必将天下人放在眼里,不过我想请教蒲山公,你平日里的做派可是包门的做法?”

包恺虽然是一代儒学宗匠,聚徒教授数千人,但是李密白衣芝鞋的派头,稍微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是墨家的风格,而诸葛河正是以墨家传人自诩。李密淡然问道:“何者为墨?”

“以墨解墨。”杨崇毫不犹豫地答道,李密立刻追问了一句:“何为以墨解墨。”

杨崇平静地说道:“以墨者之利兼济天下。”

杨崇的这句回答让胡师耽和杨玄感刮目相看,儒家与墨家都强调兼济天下,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就是因为墨者对天下无利。儒学以乡约为核心自治,以道德为核心立宗法,董仲舒以后的儒学更是突出皇权,因此帝王、士族豪门、甚至小地主都能从儒家的学说中获利,儒学才会脱颖而出。

胡师耽轻轻问道:“墨者之利与儒家之利又有何区别?”

杨崇顿了顿说:“儒家之利在于解释权,所以著述第一;墨者之利在于造福民生,所以造物为先。”

著述第一,就是说谁能控制舆论,谁就有儒家之利,现在的士族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不就是在书本中号称“士大夫与王共天下”。胡师耽不敢问下去了,这是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藏着无数危险的妖魔鬼怪,要打开也最好是别人打开;不过杨玄感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杨崇这种墨家的利润要是推广起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首先隋炀帝杨广是会支持的,他需要的就是钱财和百姓,其次杨崇恰恰是一个研发新东西的高手,纵使墨翟当年,也未必能象杨崇如此迅速地推出各种新鲜玩意。杨玄感晓得李密并不是对墨学有兴趣,李密有兴趣的是墨家的组织,在道德荣誉感下独立的法令,强调巨子的命令与死士的效忠。

杨玄感换了个题目问杨崇:“据你所知,海外的军队在后勤上还有哪些和我们大隋不一样?”

杨玄感很清楚,自己接替了父亲杨素的政治资源,让隋炀帝杨广不得不重视,但是杨广绝对不会让自己再去领兵打仗,最大的可能就是负责大军的后勤。杨崇想到的是杨玄感以后的叛乱,杨崇明白,自己在兵器方面的能力,一定会让杨玄感想招揽于门下,但是自己是万万不能参与的,于是答道:“国公,我只是个工匠,军队上的事情实在是说不清楚。”

杨玄感点头道:“杨崇,你要改变这个想法。一旦你去了西平郡,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只在你一念之间;甚至我大隋与西域各国的走向,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所以你不能认为,你只是个工匠,既然在兵部,就要有做一番事业的想法。墨家也讲究兼济天下,急人之难的时候,甚至不惜摩顶放踵、赴汤蹈火的。”

杨崇起身施礼道:“下官受教了。”

杨崇态度谦逊,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承诺,让杨玄感和杨玄挺都有些失望,在他们的意愿中,还是希望杨崇能主动一些。不过杨崇的表现也是意料之中的,杨崇的身上已经打有宇文恺的标签,不大可能轻易改变,即使和五姓七望的崔家交往,杨崇也是直接收钱,很小心地拉开距离。

李密没打算放过杨崇,取笑道:“杨崇你是否准备致力于墨家的学说。”

杨崇点头道:“发扬墨学是家师诸葛河的毕生所愿,下官正有此心。”

五姓七望、门阀士族全部是儒学,杨崇要发展与儒学相对的墨学,就等于站到了所有人的对面,李密脸上浮现出一种得意之色,只要今天的话传出去,杨崇死定了。李密的举动让杨玄感再也无法从容下去,一场准备好的大餐变成了匆匆而散,倒是佛珈大师临走的时候和杨崇说了一句话:“杨施主,有空的时候来铁门寺看看,佛门始终为你而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