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社交的方圆艺术 > 第二章 翩翩风度之社交行为艺术

社交的方圆艺术 第二章 翩翩风度之社交行为艺术

作者:孙郡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0:3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和仪态是社会交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内容,是进行公关工作、调解人际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也是一个人道德及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外表漂亮整洁,风度气质俱佳的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在需要帮助时得到支持,在出现错误时得到原谅。所以,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衣着得体,言谈举止高雅,因为这是魅力社交活动最基本的要求。

1.着装的事儿你不一定懂

【社交魔方】

一个人,只有他身上的一切——他的容貌,他的衣服,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全是美的,才能算作完美。

——契诃夫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恰到好处的着装可以在社交中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大大提升社交中公关的效果。那么,怎样着装才能充分体现你的个人魅力呢?

从一般的原则分析,以下两点最能展现出服饰的风采,给人以美感:

第一,整洁是服饰美的首要条件。

无论在何种场合、穿何种衣服,我们都要保证服装整齐洁净。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服饰有美感。否则,无论你穿何种品牌、质地、式样、颜色的衣服,都会给他人留下不洁、不好的形象,也就无所谓服饰美了。

第二,协调是服饰美的艺术特征。

一个人着什么装,怎样打扮,都必须与个人的性格、气质、职业、年龄以及穿戴的环境、季节相协调,才能与审美要求相符,才能符合社交礼仪规范,才能给他人以美的感受。

另外,着装还要与交际环境协调。

与你工作环境不相适应的着装可能是叛逆的标志。一家公司有位年轻、美丽的行政助理,自从她开始与摇滚乐手约会,便逐渐改变了端庄的穿着和职业女性的发型。改变装束是为了在下班后会男友时不必再换衣服。而不幸的是,正当她在事业上渐具竞争力时,却破坏了自己的职业形象。无疑她的优势地位也伴随着她的职业形象一起消失了。

公然违背着装规则会被视为对权威的挑战。无论是女人穿超短裙,打扮得珠光宝气,还是男人经常敞着衬衫领口,穿运动夹克衫,给人留下的印象可能都是:“我对工作不严肃。”不过,即使是办公楼里着装最佳人士有时也会左右为难:因为同时还要避免给人留下仅仅对衣服感兴趣的印象。

要以着装向人传达这样的信息为原则:“我属于这里”,“我有独特的判断力和高雅的品味”。

一套服装是否适合你所处的环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你的工作性质、你居住的地区、气候以及特定的场合。

很显然,衣着是否合适主要决定于你的工作性质。常与别人打交道的工作一般需要使自己的着装更加职业化一些。与广告、软件开发或娱乐业人员相比,领导者应该选择较为保守的服装。你穿的衣服应让你安全自如地完成工作中的各种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当地的气候决定着服装是否合适。衣服的面料要符合天气的情况,如果你在深圳温暖的冬天穿着厚厚的羊皮夹克,人们就会认为你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气候不仅影响服装的选择,还影响着鞋和外衣。在北方,男人常穿带翼波状盖饰的皮鞋,而且比其他地区男人穿的鞋厚实。

环境和场合对衣着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如果你在星期六下午盘点时穿西服就显得有点儿不合适了。一家财务公司的合伙人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带有流苏的鞋去办公室。路上不断有人问他:“你要去打高尔夫球吗?”

着装还要符合时代背景。

人体是美的。在古代,原始人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着装无意识,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是,随着人类文明到达一定程度,人体美就不能像原始社会那样毫无掩饰地展示了,必须经过服饰的“包装”,才有美感可言。在现代社会的社交场合,赤身**是与社会公德违背的。著名的西方美学家格罗塞曾从人类审美心理角度出发做出分析:“在较低的文化层中,虽则不是常穿衣服,但在文明较高的阶层中,衣服已变成男、女两性最不可少的部分。到了这样的情境下,人体的显露就成为不平常的稀奇事儿,和这种习惯冲突,正如其他情形一样,要发生一种交代不过去的尴尬。”服饰的穿戴要求与时代发展相同步,否则你的着装就有失礼之处,尤其在重大场合。比如,我国在建国之初,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或出访,一般都穿我国当时流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山装。这是为国际上所接受的,也是与我国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但是,如果现在我国领导人接待外宾或出访时,仍然穿中山装,就会令人感到吃惊。因为,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大家认同的、时代流行的是西服。如果有人要复古,那只有在一般居家场合或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在重大的社交场合,我们还是应该顺从潮流。

不要以为着装只是一件小事,它能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印象,影响到社交的成败,要记住,不是任何附着在人身上的服饰都能产生美感,着装也需要讲究艺术。

2.别小看微笑的力量

【社交魔方】

我在社交活动中的做法就是对人和颜悦色。我认为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狄更斯

微笑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用你的微笑去欢迎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微笑不会花费你一毛钱,但却能给你创造许多奇迹。

戴维·史汀生是美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总裁,他还十分年轻。他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毅力与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厉风行,办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沓;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而且——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于朝气。他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对于同事们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

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原来他几乎没有笑容。

他深沉严峻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紧咬的牙关。即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优美的舞姿几乎令所有的女士动心,但却很少有人同他跳舞。公司的女员工见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员工对他的支持与认同也不是很多。而事实上他只是缺少了一样东西,一样足以致命的东西——一副动人的、微笑的面孔。

因为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而这位总裁紧闭的嘴唇、咬紧的牙关则是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条信息:烦着呢!别靠近我!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同他接近。

人是喜爱微笑的动物。笑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项特权,真诚的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试想,当我们遇到一位陌生人正对着你笑时,你是否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你跟他接近;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张“苦瓜脸”、“驴脸”,你还会有好心情吗?你只能对这种人敬而远之。

微笑,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当你跟朋友吵了一架之后,忽然有一天见面时,看到他给你送过来一个真诚友善的微笑,你还会对他像刚吵完架似的对他疾恶如仇吗?

笑,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调节庄严的氛围。在严肃的报告会上,在长时间的比较枯燥的课堂,主讲人适当地开个小玩笑可以打破紧张沉闷的气氛,重新调动听者的注意力。

笑,可以融解客人的拘谨。当客人来访,我们以笑脸相迎,会使客人感到自由、轻松愉快。

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人际交往中离不开笑,一个没有笑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在业务往来和应酬场合中,笑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笑,使人变得善良友好;笑,让人觉得喜庆吉祥;笑,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笑,表明你的心胸坦荡。所以,当你笑的时候,别人才会把你当作朋友,才能向你敞开心胸。

到某单位找人时,对所见到的第一个人,包括收发室的人微笑,笑得谦虚热情,表示对他给你的帮助致以谢意。看到他们单位的房舍布局装饰要从心里有一种赞赏之情。在见到要找的人后,要非常高兴,然后把对他们单位的外部环境所留给你的好印象告诉对方,并对对方在如此优美的环境里工作,表示羡慕;如果在见到要找的人之前你曾问过几个人,那么也要告诉对方,他们单位的每一个人都热情而彬彬有礼,你羡慕他们这里的同事之间的友谊。你这种欢乐的心情和对他们单位的赞赏都会给对方带来好情绪,他会在这一天当中都有一种特别高兴的感觉,会一直想着你这个非常“喜相”的让人感到快乐的客人。对方高兴了,在与他谈业务时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气氛。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自然地微笑呢?

如果你对别人抱着友好的态度,对社会具有好感,自然会笑口常开,久而久之,微笑会自然地变成你自身的一部分。当你遇到别人时,如果心中想:“啊!能看到你,真高兴!”把这种心情表现在你脸上,你会显得满面春风。

你每天都应抽出点时间去笑。在家庭中,也特别需要这样的调剂。笑,能使你在社会上人际关系融洽,家庭中天伦之乐融融。当你某一时刻心情恶劣时,设法使自己笑出来,是改变心情最好的办法。

无论你遇到的困难多么大,处境如何痛苦,一旦你笑了,你就可能撑得过去,不会被困难压倒,也不会向处境屈服。

如果你平时不太喜欢笑,又想学会笑,那么可先从搜集和剪贴各种趣事和笑料做起。用剪贴簿搜集资料当然很花费时间,但是只建立一个简单的笑料档案却很容易,把你所喜欢的和别人代你找到的笑话和漫画剪下来就可以了。

另外,再预备一本记事簿,记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笑事情,你一翻阅就会笑起来。

微笑是内心愉悦的自然流露,它会给你带来很多方便。你可能发现以前同别人相处很难,现在却完全相反。微笑是疲倦者的软床、沮丧者的兴奋剂、悲哀者的阳光,所以,如果你希望获得别人的欢迎,那就别忘了对人展露你的微笑。

3.走出你的“邯郸步法”

【社交魔方】

狮子王的小儿子病死了,狮王十分悲痛,走起路来无精打采的,两只年轻的狮子看见了,就商量说:“狮王老了,看它那副有气无力的德性,咱们明天向它挑战吧!”当天晚上狮王后对丈夫说:“当心啊!亲爱的,你的不振作会惹出祸来的。”狮王认为妻子说得对,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巡视去了,两只年轻狮子看到狮王步履稳定、威风凛凛的样子,就赶快逃走了。

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不相同,有时候我们在距离很远的地方,看到老朋友或是家人,就能认出他们,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他们走路的方式。从不同的走路姿势上,常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因此走路虽然是小节,我们还是要对此多加注意。

有一家大企业公司的董事长,在某次偶然的机会中请一位走过身旁的年轻人,到自己的公司里担任秘书。因为这位董事长觉得这位年轻人的走路方式,将来必定大有作为。这位年轻人果然不负其望,持续不断的优良表现,最后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不要以为这个故事太夸张,从一个人的走路姿势上,确实可以看出他的做人态度。

一般来说,张开步伐较大者,自我表现的**比较大。喜欢将自我存在的意识让对方接受。

脚步很快而手臂大摇大摆的人是积极的,被人认为是目标志向型的。而不管天冷或天热,总是将手插于口袋中,不时地低头、拖着脚走路,好像是有东西掉到地上似的,这种人是喜欢找他人的碴,喜欢陷他人于困境之中,也喜欢将他人的秘密讦发。

将手搓着腰,重心向前,而步伐很快,眼睛好像在寻找东西,一般说来这种走路的方式,大多是表示此人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喜欢踢着地板走路,有时好像受到挫折般地怒气冲冲,有时心灰意懒,经常不能保持心理的平静。在职业训练的团体中,有10%是属于这种走路的方式。像如此没有干劲的人,会让指导者无心训练,最后损失的还是自己。

也有人将脚步尽量抬高走路,好像在跳舞似的,甚至不管旁边的人如何,也同样边走边跳。走路外八字,或是走路故意交叉一步接一步的走,更有人臀部故意左右大幅摇摆,这种人通常是喜欢表现的。

将两手背在后面,低头俯首,然后慢条斯理地一边走一边想问题,这种走路方式被认为是思考型的人。将下巴抬得高高的,而手臂摆幅很大,脚步也很夸张,步伐故意与众不同的人,这是属于自我满足型,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摆动臀部的走路方式,则以女性为多,此时需要注意姿态方面的美观。

那么理想的行姿应是怎样的呢?

行姿的基本要求是“行如风”,起步时,上身略向前倾,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行走时,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35°为宜。

步幅适当,一般应该是前脚的脚后跟与后脚的脚后跟相距一脚长。跨出的步子应是全脚掌着地,膝和脚腕不僵直,行走足迹在一条直线上。行步速度,一般是男士108~110步/每分钟,女士每分钟118~120步。

行走时,男士不要左右晃肩。女士髋部不要左右摆动,着高跟鞋应注意保持身体平衡,以免摔跤。男女两人同行,女士步幅较小,男士步幅较大,男士应适当调整步幅,尽量与女士同步行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