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5章 孔孟为本,管荀为用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5章 孔孟为本,管荀为用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29:3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朱标非常的震惊,一来他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马钰的这个观点,与现行的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甚至可以说有点大逆不道。

孔孟一个儒家圣人一个亚圣,是儒家最核心的人物。

管子是法家之人。

荀子虽然是儒家之人,但他性本恶的思想被认为是儒家的异类,一直处于被批判的状态。

宋濂对荀子亦是批判居多,朱标自然会受到他的影响,认为荀子非正途。

所以听到马钰这句话,自然感到不可思议。

这俩人虽然也都是先贤,可怎么能和孔孟相提并论?

他震惊的第二个原因就在于,这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

且不论这句话能不能成立,马钰既然能说出这句话,就意味着他对治国有着一定的见解。

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历朝历代产生的官吏数不胜数,但大多数都只是礼法的使用者罢了。

上面怎么规定的礼法,他们就怎么去做事情,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见解。

真正对治国拥有独特见解的少之又少,能将见解成功应用于现实的,更是凤毛麟角。

关键是,大明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就是治国之才。

朱标非常清楚一件事情,大明虽然已经建立,但制度层面也就只有一套临时制定的《律令》。

还是李善长带人,借鉴古人的做法草创而成,非常的简陋不完善。

至于大明以后该采用何种制度,使用什么样的礼法,大家都不清楚。

包括文官之首的李善长在内,没有一个人有清晰的想法。

不,甚至连个模糊的想法都没有。

如果朱标是穿越者,那他一定会用四个字来形容目前的大明朝廷:

草台班子。

可想而知,当他发现马钰有可能懂治国的时候,该是多么的震惊。

现在马钰的观点是否正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要赶紧确定他是否真懂治国。

所以他没有反驳马钰的观点,而是以请教的姿态,询问对方的见解。

马钰并不知道这一点,听到对方的提问也没有多想。

而且,朱标诚恳中略带着急切的态度,还让他非常的得意。

难怪穿越者都喜欢人前显圣,利用信息差在古人面前装×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心里嘚瑟脸上却不显露,回道:

“简而言之,孔子的思想教我们如何做人。”

“孟子的思想告诉我们何为国,何为家,何为君,何为臣,何为民。”

“他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在那里,让我们的言行有了参照物。”

朱标微微皱眉,倒不是他不同意这个观点,而是马钰嘴里时不时就冒出一个新词。

他得思考一下才能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这很是让他不习惯。

不过等想通这些词汇的含义,他又觉得非常贴切。

而这些特殊词汇,又让他更加坚信,马钰有着独特的传承在身。

必须要把他的师承和所学搞清楚,朱标心中暗暗决定。

马钰继续说道:“但是孔孟思想有个最大的缺点,也是儒家大部分人的缺点。”

“只说结果不说结论。”

儒家最擅长发表意见,说一些大道理,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当你问他该如何解决的时候,他们要么哑口无言,要么就效法先王恢复三代之治。

“这就给人一种只会喊口号的假大空之感。”

“百家争鸣时期,其余诸子百家对儒家的抨击,也主要集中在这一点。”

朱标眉头再次皱紧,不是因为特殊词汇,而是这番话与他的认知相冲突。

作为宋濂的学生,他对儒家天然有亲近感。

听到有人说儒家的不是,心里难免会有些不舒服。

不过他并没有反驳,因为他不只是宋濂的学生,更是大明的皇太子。

和大明比起来,儒家又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马钰自然也能看得出他对这番话有意见,并不觉得意外。

现在儒家独显,李文大概率自幼接受儒家教育。

固有认知受到冲击,他难以接受是很正常的。

反而是在认知受到冲击后,他竟然没有出言反驳,而是耐心的倾听。

这种胸怀和气度,让马钰不禁再次高看其一眼。

所以他难得的解释了一句:

“我知道这番话可能让你难以接受,但世间本就没有完美无暇的东西。”

“儒家思想也不是完美的,否则也就不会有王朝更替。”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不完美,就全盘否定他。”

“儒家思想能传承到现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的优秀,不需要任何争论和解释。”

“现在我们只是在理性分析他的优缺点,然后想办法发挥他的长处,弥补他的不足。”

此言犹如一股暖流从心头淌过,抚平了心中的些许不满。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