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33章 复古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133章 复古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29:3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朱标思考良久,始终没办法做出决定。

马钰的这套逻辑听起来没有问题,而且也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推理出来的结果。

然而给天下人开启智慧的后果是什么,谁都无法预见到的。

可能真如马钰所说,可以把万民拧成一股绳。

但这根绳子会不会失控,才是最值得担忧的。

马钰自然也能猜到他在担忧什么。

自古以来统治者都提倡愚民、弱民。

朱标虽然受自己的影响很深,但他毕竟是宋濂的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传统教育。

会有这方面的担忧,是很正常的。

相反,他没有一听就赞同而是举棋不定,显露出来的政治敏锐度,更让人赞叹。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开启民智的影响力有多大。

就这么说吧,开智民智带来的影响力,比推翻儒家来的还要强烈。

朱标却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这其中的风险,只能说不愧是标哥啊。

马钰没有强行劝,这是固有思维带来的影响,不是靠语言就能改变的。

得靠他自己去悟,同时也要看他的魄力。

不过马钰也并非什么都没做,而是说道:

“回去你可以研究一下子产,应该能得到一些启示。”

子产?朱标有些惊讶。

这可是个名人。

他出名的原因也很简单,有大佬帮他扬名。

孔子曰: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的地位越高,论语流传越广,子产的名气也就越大。

然而,子产本人的履历,却鲜有人去了解。

朱标也是如此,只知道子产这么个人,却不知道他具体干了啥。

此时听马钰特别提起,他也不禁生出了好奇心:

“子产怎么了?”

马钰却卖起了关子:“你去看就知道了。”

朱标好奇心更盛,不过也没有再追问,而是接着之前的话题问道:

“关于宗族,还有什么建议吗?”

马钰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其实有件事情我早就想说一说了,但事关……”

朱标打断他说道:“你连我爹都敢骂,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说吧。”

马钰顿了一下,有些尴尬的道:“咳,说正事,说正事。”

“你觉得‘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对佛教的传播有影响吗?”

朱标想了想回道:“有,就算不懂佛经的人,只需要默念阿弥陀佛就可表达内心感情。”

“在民间的传播帮助非常大。”

马钰说道:“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修改历法和纪年法,来增强百姓对族群的认识。”

朱标不解的道:“这怎么增强?”

马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现在采用的是年号纪年,太不方便了。”

朱标一头雾水,道:“历朝历代就是如此啊,怎么不方便了?”

历法可是大事,纪年法也同样是大事。

按照传统来说,纪年可是和天意相关的。

马钰说道:“你知道乾丰是谁的年号?知道它和上元中间隔了多少年吗?”

朱标摇摇头说道:“这得翻年法表才行。”

马钰说道:“就算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不对照着史书也很难准确掌握历史时间,更何况是普通人?”

年号纪年,就是根据皇帝的年号来计算历法。

比如洪武元年,洪武二年。

可是年号这东西变动太大了,且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有些皇帝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还好说,有些皇帝换年号比换衣服还频繁。

用他的年号计算历法,能把人累死。

所以民间采用的是甲子纪年,就是天干地支,一轮是六十年。

但天干地支这玩意儿也麻烦,普通人很难分得清戊寅和戊戌谁先谁后。

就算是熟练掌握天干地支顺序的人,也得思考一会儿才能把时间计算清楚。

不过不管怎么说,甲子纪年确实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用了。

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最多横跨两个甲子,也就是年龄超过六十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