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 第十二章 又想拜义父了怎么办

第(1/3)页

“关将军,小道乃方外之人,更非蜀国人,该怎么做,全由将军决定。”

顿了顿,青松道童又补充道:“小道明白你的疑惑,好不容易寻到沙蛮羽,为何小道又如此不重视。

小道并非不重视她。

别看小道只和她打了个照面。

见一面,说一句,够了。

她的前世今生、未来命运,小道都用先天易数掐算了个大概。

另外,没抓住她时,她才是大隐患。

等我们离开,她可能跳出来再养一条沙蛮龙脉,再造就一个沙丘帝国。

可她终究只是个弱质女娃,一旦落入法网,一切成空。

无论如何,你也不可能直接在沙丘放了她,对吧?

其实,以她对仙道的渴慕,一旦离开沙丘,斩断与沙蛮的联系......甚至不用太久,三五年之后,哪怕放她自由,她都不会再回来。”

说到这儿,他不由神色复杂地叹息一声,“终究是时代不同了。

她的的确确天生宿慧,并非大能转世,甚至没有前世。

在今天,她能教化沙蛮;早出生千万年,在文明蒙昧的上古纪元,她能力不会有变化,依旧能像今天一样教化族人。

仅仅时代不同,效果和成就有天渊之别。

在上古纪元,她若能把人族教化到这种程度,即便不能与人族三圣伏羲、神农、轩辕齐平,也是个‘蛮夷圣人皇’......唔,在上古人族皆为蛮夷的时代,此时的沙蛮已不是蛮夷。

放在现在......呵呵,别说‘圣人皇’,你我这样的俗人,若转世到蛮荒部落,觉醒记忆后,成就只会比她在沙蛮更高。

只要有前世记忆,你和我,甚至很多普通人,同样能养出一条蛮夷龙脉。

什么制盐、炼铁、种植、祭祀、礼教......照着前世经验复制就行。”

青松道童这番理论,需要一个大前提:人族的文明发展水平已抵达上限,无法再有显著提升。

他和关虎臣转世到蛮荒,顶了天,也只能把族群的教化水平提升到“现代”水平。

小羽和人族三皇就不同了,三皇是真正的圣人,出生在任何时代,必然将文明提升一大截,甚至有质的飞跃。

小羽本质和“古代转世者”一样,极限便是前世的阅历,只不过她的阅历超越了这个世界的“现代”水平。

关虎臣、青松道童是“现代人”,她是“未来三体人”。

不过,青松道童能说出这番话,且认为目前南瞻中华的人族已是最鼎盛时期,并非他见识浅薄。

恰恰相反,他知道很多、很有见识,所以才有这番见解。

他知道过去千万年的发展史......尤其是最近几百万年,哪怕南瞻中华,也只是在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的轮回。

如今的生产技术,比如冶铁,和百万年前没任何区别。

人道教化也只有优化,没有质变。

不像三皇治世时期,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新气象,文明高速向前发展。

有着这种认知,他才觉得“沙蛮羽”哪怕是天生圣人,也并无大患——只要大秦还在,哪怕今天没抓到她,哪怕西沙蛮族真的建立帝国,也不过是昨日“三十六国联盟”重现,还是删减版的。

沙蛮再怎么发展,一定不如继承中华衣钵的鲁国。

哪怕是最糟糕的情况,也只是让烈阳侯再跑一趟。

而他这种“龙脉巡查使”的工作,就是消除隐患,让“烈阳侯”不用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西方蛮夷小国。

世界很大,还有太多更富饶的土地等待大秦征服和教化呢!

比如烈阳侯,不就是从东海战场调拨过来的?

“嘿,这个时代,拥有宿慧的‘天生圣人’不值钱了,人道已昌,人皇在位,天不容二日。

纵使三皇转世到现代,也顶多是一代贤王,还要被我大秦陛下死死压制。

若非因果实在太大、太伤天和,即便真是三皇那样的圣人,也一刀砍死的事儿。

当然,三皇能成为圣人皇,不仅有教化人族之大功德,他们本身也是最顶级的修者,一旦踏上仙道,随便修炼几年,大罗金仙便近在眼前。

沙蛮羽终究不是三皇,她仅有宿慧,没半点三皇的机缘和天赋。”

青松道童说的话有点多,信息量有点大,关虎臣细细咀嚼一番后,才问道:“道长您说她没前世?人怎么能没有前世?”

青松道童笑道:“你觉得地府是天地初开就有的?地府开辟、轮回六道建立前,洪荒世界就没人了?”

“您的意思是,沙蛮羽和太古时期的生灵一样,非是由轮回通道诞生,而是先天成就的灵魂,天地新生的一条灵魂?”关虎臣惊讶道。

青松道童轻轻颔首,“不用太过惊奇,这种情况虽少见,却不稀奇。

黎庶百姓都期待自家孩子是武曲星、文曲星转世,可修者了解轮回之密。

修者的子女一旦修道,很容易觉醒前世记忆,父母子女间的恩情便淡了。

不少‘洁癖者’,宁可绝后,也不愿意继承了自己血脉的子嗣,灵魂来自它处。

特别是那些妖仙,他们很多都有天生大神通,不愿血脉神通被外人窃取。

你想一想,对大能来说,轮回比吃饭喝茶还简单。

若是定向轮回到拥有血脉大神通的上古妖兽后代中,轮回个百八十次,轻而易举窃取大量顶级大神通的秘密......大家还修什么道、参什么禅、诵什么黄庭,直接去地府排队轮回就行了。

心性极端的大能修士,甚至创造道术,封禁胎儿与六道轮回的联系,保证自己与道侣的后代必为没有轮回痕迹的先天灵魂。

所以有‘修道者子嗣艰难’的说法。

修道者精血只会比凡人更充沛凝练。

凡人都能生,修者愿意损耗一些心血,只会更能生。

子嗣艰难,纯粹是不愿俯就。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