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红楼第一狠人 > 第十一章 为妹妹迎春出头

红楼第一狠人 第十一章 为妹妹迎春出头

作者:端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0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据贾琏所知,时下朝廷最推崇的书法是台阁体。

而之所以称为台阁体,是因为内阁翰林诸臣写字皆是此风格,故而被称为台阁体。

贾琏为在科举上显瘦名,穿越后便一直在苦练台阁体。

他编造给贾母看的那封,说是别人给贾家的密信内容也是用台阁体写的,为的就是让贾母相信这信的确是宫中大佬传来的密信,而使贾母不生疑问。

台阁体的书体风格是端正拘恭,写上去跟印刷的一样。

倒也不难练,只是容易磨灭一个人在书法上的灵性。

贾琏没想过要成为书法大家,倒也不在乎。

他现在只是担心自己苦练几个月的台阁体能不能入了这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的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贾琏接下来就写起了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

梅翰林倒也的确从贾琏的书法中看出了一二,笑着说:“令侄果然是志在金榜列名,而不在翰墨上,这台阁体想必练了很长时间吧,虽未见驾轻就熟,但也聊可充数。”

贾政回道:“让储相见笑了。”

杨侍郎也跟着打圆场:“今日是谈举业,储相难道还要谈谈王书不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梅翰林虽然失望,却也在这时候不自觉地喃喃念起了贾琏所写的内容来。

杨侍郎也不禁被贾琏所写的内容所吸引。

一时,杨侍郎则先笑说道:“老世翁,实不相瞒,令侄这首破阵子,很有气魄!”

“这文才的确是难得!已经数百年没有这样的词作了!”

梅翰林也跟着说了一句,接着就向贾政拱手说:“非晚生唐突,以晚生之见,令侄不当举业!”

因贾政是国丈,而梅翰林曾出自贾府门下,所以虽然梅翰林如今比贾政的官职清贵,但也还是以晚生自称。

贾政听后大为惊愕:“这是为何?”心道:“这字不是写的挺好吗,所作的词也很好!”

梅翰林则道:“有如此文采,应做一代文豪,立言于后世,不该只为列班朝堂之官也!”

梅翰林又说:“令侄这样的天分,让他做学问是最适合的,举业只会压抑了他,将来不过是难以流芳百世之官,不如放弃举业,留文名于天下,将来必成一代大家!何况,尊府之人也不必非要从科举才可得乌纱帽。自宋以来,本就鲜有诗词上大放异彩的,而令侄这首破阵子,足以令晚生等翰林汗颜!令侄若不为学,实在是可憾。故请老世翁细细思量,若如此,晚生愿认令侄为弟子,将平生知识尽教于他!”

“这……”

贾政没想到贾琏一首词让梅翰林有这么大的反应,竟觉得贾琏走科举是埋没了贾琏的天分。

贾琏也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这两人会觉得这词是自己所写的。

贾琏不禁心道:“难道他们不知道辛弃疾?

在贾琏看来,虽然这个时代因为宋朝在宋徽宗时代提前亡国,没有了南宋,但不至于没有辛弃疾吧。

可贾琏不知道的是,事实上,因为这个世界的辛弃疾没再经历国土沦丧,也没有怀才不遇,故而也就没再写出这些带有遗憾的词作来。

以至于,梅翰林和杨侍郎因为没听过这词,且都觉得这是贾琏自己的词作。

这个时代接近于原历史上的十七世纪初。

而大康王朝也和现实世界的明朝历史一样,在这个时期的大康王朝因为全球贸易开启,大量白银内流,而开始进入极盛之时。

但贾琏相信,随着白银越来越多,造成白银价格大贱后,大康王朝也会和现实历史的明朝一样因为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内忧和外患,而难以避免地在经济方面迅速走向崩溃,并进入乱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