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第 21 章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第 21 章

作者:许百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9:4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不多会儿高明春媳妇回来,那几家的妇人也跟着过来。

俞慎微将收绣品的事说来,“我认识一个熟人有这个门路,让我帮忙跑腿,我就想到了婶子们。”对于背后的事,她半真半假掺和着说,事以密成,不透露具体之人之地。

她又道:“婶子们若是信得过我,有好的绣品可以送过来,我替婶子们拿去卖,价钱上自是不会让婶子们吃亏。若是让婶子们吃亏,我也不敢跑这一趟。”

俞慎微姐弟三人在村上住了几年,她们可以说是看着姐弟三人长大的,什么品性她们都清楚。

最初不过是给了她们姐弟一口吃的,之后几年没少得她们姐弟的回报。远的不说,年前写对联的事,她们几家也都沾了好处。

他们对俞慎微姐弟是信得过的。

王婶的儿子跟着俞慎言念了两年书,最是清楚,先开口道:“婶子岂会信不过你,我将绣品都直接拿过来了。”说着就将几样东西摊在面前让俞慎微瞧。

另一个婶子也附声,她素来觉得姐弟三人是好孩子,被过继给俞家,还惋惜了一阵子。

随后各家便将绣品拿过来,俞慎微一一过眼,觉得没问题便收了,大大小小共收了七十一件。俞慎言将各家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描述清楚,以便后面给她们绣品钱。

七十多件肯定是少的,俞慎微想到了隔壁村子的林婶,她和桂婶一样也是替人跑腿代卖绣品,她手里定有些。从之前桂婶的话中听得出来,林婶从里面也捞了好处。

人最怕是有把柄落在别人手中,如此便会被对方牵着走。

当天俞慎微姐弟俩借宿在王婶家,第二天就去隔壁村子找林婶。

林婶心虚,也不想这件事被兜出来,以后钱挣不到不说,在村子上也被人指着骂抬不起头,被迫就范帮俞慎微。俞慎微也没有揭林婶的底,按照她平常收的价给。因为有葛氏出面,这个村的人也都信得过,也应下来事后给钱。

俞慎微带着一百三十四件绣品在午后进城,绣品大多数是像荷包、帕子、枕套、腰带、抹额之类的小件,少部分是屏风、挂轴、披巾这种稍大件。

到了县城,俞纶夫妇也刚到,两边合在一起,大大小小三百多件,好几箱子。

俞慎微去昌隆布庄找施长生,也见到了昌隆布庄的王掌柜。

王掌柜做了多年的掌柜,虽然铺子内不经营绣品,于刺绣一道并不是不通。但从其对刺绣针法的评价,俞慎微也看出来,王掌柜懂是懂点,但是懂得不多,只知晓常见丝绣、棉绣,和平针、回针、双针针法,评价这些头头是道,对于其他绣法针法之类则深沉又含糊道:“其他也还说得过去。”

俞慎微笑着道:“王掌柜果然是懂行的,慧眼如炬,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这两幅挂轴用的还是您店里的绸面,绣娘用桑蚕丝线绣制,绣面平整,色彩和谐明艳大气,针线细密,不留任何针迹,就是宁州府绣房的绣娘也不过如此绣技。”

王掌柜靠近挂画仔细瞧,没有说话,看得出是认可这个说法。

俞慎微又道:“还有这幅双面绣桌屏,正反绣面排针精巧整齐匀密,色泽秀雅,图样精美,最是得闺中女子偏爱。”

俞慎微又介绍了其他几样,见王掌柜这会儿没有说话,一脸沉思,她笑道:“王掌柜是懂行识货的,看得出这些不是那边小件能比的。价格上王掌柜给得也太低了,怎么也得往上加点吧?”

王掌柜瞅着这边的七八样绣品,想找个借口压着价,但着实挑不出什么毛病。城中有两家绣铺,他去看过,这种绣品简单地装裱后价格就能翻好几倍,利润大为可观。若是运到北面,价格只会更高。

俞慎微瞧王掌柜犹豫,知道有戏,略略施压道:“这些绣品都是绣娘们一针一线熬红眼绣出来,就指望能够换点辛苦钱补贴家用。她们平常卖到绣铺里也不是这个价,王掌柜给这个价……我都没法替她们做主卖了。”

卢氏也在旁边帮腔抬价。

王掌柜捻着山羊胡子琢磨几息松了口,“这几样再加一成价,不能再多了。”

原本的价格其实已经略高张家绣铺,额外的加价,纯纯都是利润。她也不贪多,夸了两句王掌柜,又道:“回去后我定要和绣娘们说,王掌柜仁厚大方,以后刺绣的料子定要来昌隆布庄买才行。”

-

高家村和隔壁村的婶子们拿到的绣品钱,比张家绣铺给的还高一些,纷纷对俞慎微道:“以后若是还有这事,一定要和婶子们说。”

“一定,婶子们这么信得过我,若还有这样的好事,我定然想着婶子们的。”

桂婶邻居回家时,故意从桂婶家门前经过,见到桂婶坐在堂屋门前,和同伴高声说:“人家暖丫头就是实诚可靠,不仅给钱快,给得比那张家绣铺还多。还是找暖丫头跑腿代卖靠谱,不诓人。”

桂婶闻言气得手抖,针扎到手指,疼得缩了下。

邻居见此偷笑了下,心中畅快,神气地走过去。

俞慎微离开石头乡前,给了葛氏和林婶一笔钱。葛氏乐呵着对全家说:“暖丫头人是厚道的。”林婶本来因为被俞慎微威胁心中全是不满,现在想着这丫头既没有捅她的底,又平白无故拿了钱,心里舒服多了。

几日后俞慎微又收了一批绣品,葛氏和林婶也都再次帮了忙。

两次赚了将近十两银子。

这十两银子算及时雨,俞纹的聘礼有了,还剩能下一些,等到秋日裁缝铺还能再赚一些,俞慎言院试也拿得出来银子。而且这还有半年,兴许还有什么赚快钱的机会,都说不准。

家中暂时吃喝不愁,以前都是粗茶淡饭,现在每顿也能吃上米菜。

俞慎思嚷着要吃茄干烧肉,不逢年过节,庄稼人哪有吃肉的,但是卢氏见一大家子一桩接一桩活忙着大半个月,大人便罢了,几个孩子都瘦了一圈,现在终于手里宽松,到集市上割了二斤半肥半瘦猪肉。用熬出来的猪油烧茄干又放了油渣和瘦肉,香气满村子都能闻到。

有人嗅着味儿探头进来问:“他婶子,今天烧肉吃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