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解决心腹之患(第二更)

第(1/3)页

天子看着武英殿上那三人高的熙河开边图,兴致勃勃地对章越问伐夏之事。

章越尚未开口。

一旁吕公著道。

“陛下,宋辽夏三国盟约仍在!”

“平党项时机尚不成熟,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当先以举国之力,清剿匪患,贯通商路!”

“惠及民生,这才是根本!”

“吕卿是否太过于持重?”天子忍不住问道。

章越各看了天子,吕公著一眼,微微笑了笑。

吕公著正色道:“陛下,北伐之事非一蹴而就,首先财政需充裕,其次匪患当清除,其三四夷边患当消弭,全然无后顾之忧后,方可毕其功于一役。”

天子知吕公著找借口,于是看向章越问道:“依章卿之见呢?”

章越见吕公著反对心里想了一番,然后道:“陛下,臣赞同吕仆射之言,自元丰用兵以来,朝廷之所以胜多负少,其在于择弱敌来打!”

“何为弱?”

“一则是敌弱,二则是我强。”

“所谓百战百胜并无他方,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打败敌人,而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敌手!”

“眼下辽国虽有内乱,但还是当静观其变,北伐时机仍未熟。”

【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打败敌人,而是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敌人】,这话令天子反思。

这句话放在事功上也是一样,最重要不是如何克服困难,而是选择适宜的困难。

不断地击‘弱敌’也是此意。

官家点点头道:“卿言甚是有理。”

吕公著道:“陛下,有一事乃当务之急,漕运之事朝廷立为之!”

漕运?

章越听了吕公著之言心道,他是怕自己一意伐夏,所以找个事来做吗?

官家问道:“是否发运司查出,朝廷漕运发运之事,颇有食菜事魔之人渗透。”

吕公著道:“陛下,正是如此。”

“十万船工中,食菜事魔之徒怕是两三万人之多。”

历史上宋朝因宋江,方腊,杨幺作乱而导致国势衰败,所以章越对民间帮会不免有警惕之心。

这事倒不是吕公著故意危言耸听。

官家道:“朕对漕运之事不甚了了!”

“只知本朝漕运素来淮汴之粟由江南入淮水,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陈蔡之粟由蔡河直达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之地入五丈河达京。”

“上述四河合称漕运四渠,其中朝廷最仰仗是来自东南六路的淮汴之粟。后来漕政似变了数变。”

自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汴京地位逐步提高,而北宋开封府则为水路交通之地。

为什么宋朝要定都易攻难守的汴京,而不是去长安,洛阳,就是因为汴京水运发达,只有这里才能通过漕运,养得起几十万禁军兵马和庞大官僚阶层。

后来的元明清三朝也是如此。

明朝以南方之粟养北方之兵,建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吕公著道:“圣明好学无过于陛下,今时确实不同以往,元丰放开盐禁后,允许商销商运后,如此钱皆作盐钞先汇集到京师。”

天子问道:“以往是怎办?”

吕公著道:“以往漕政关联盐政,东南盐者,通、泰煮盐也,为六路漕计。但左仆射元丰,取作盐钞以赡中都,东南盐税收入直接进入中央,则不再关联漕运。”

“钞盐之法,虽使征赋倍增,盐钞更加流通,但漕运也因而废弛,乃至仓廪空竭。”

吕公著言语中有指责章越之意。正是章越改革导致现在局面。

苏颂立即出面为章越解释道:“陛下,在元丰以前东南漕运是以分段漕运方式,漕船回空时把淮盐运回江南、荆湖等地,如此为官般官卖之计。”

“但一直以来不仅有舟卒盗卖私盐、掺假等弊端,亦有侵盗而损公,科买而扰民之害。”

苏颂细细向天子道来,在章越还未实行盐钞法,进行商搬商运时。漕运弊病极多。

当时是将漕运和淮盐挂钩,将六路卖盐息钱充本路经费,用来支持漕运及其他上供所需。所以盐的官般官卖就是用空回漕船来进行运输。

但官般官运的问题很多。

舟卒常常受到漕运官吏的盘剥,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同时舟卒自己也经常侵盗而损公,借漕运事来侵民。

不过这样还勉强维持着,但到了元丰的时候维持不下去了。元丰以后朝廷引洛水或引黄河水来灌注汴水,使得河道上经常淤塞。

如此漕船容易搁浅,但要修葺河道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费用。

总之费用太大,漕运很艰难。

所以朝廷就有人提议,漕运由官运改为商运,如此不仅节省了官方的运输成本,而且减少了官方运作的低效率及**问题。

不过当时反对者认为,实行官般官卖制度的主要理由,就是害怕民船漕运,没有监管后导致贩卖私盐更为严重。

到了章越元丰主政,索性全部放开盐禁,彻底商搬商运。这也是搬了不少蔡京在徽宗时的改革。至于漕政,朝廷则以向民间买仆的办法,代替原先朝廷发运司的职能。

而吕公著借此指责,正是章越的商搬商运导致了,朝廷不得不将漕运以买扑的方式甩给民间,使眼下十万舟夫失去控制,让食菜事魔之人渗透入舟夫。

而且漕船不仅有盐利,回空之利,还有朝廷买扑之费。有暴利的地方,难免就是鱼龙混杂,什么势力都往里面插一手。

民间组织的大量船夫参与贩卖,人口聚集之下,有宗教诞生这也是难免之事。

东南一带活跃的明教于是大量渗透其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