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我大孙是状元 > 第三十一章:问罪

大明:我大孙是状元 第三十一章:问罪

作者:黑幼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9:0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刘三吾历经元明两朝,见过太多的事,耍手段自然不会像洪御史那么低劣,但他也着实低估了朱元璋和朱标对朱阳护佑。

他见埋刺没有成功便果断的回到了队列当中。

当然这不是退却,而是在等待别人给他递刀。

而这个给他递刀的人便是兵部尚书沈溍。

“陛下,臣有事禀,昨晚兵部接到紧急军情,倭寇再次在福建登录,杀我大明百姓一十三人,抢劫白银千两,后经当地千户所驱赶,这股倭寇最终逃窜!”兵部尚书沈溍走出队列,跪在地上说道。

说起来也是朱阳活该倒霉,本来刘三吾等人的计划是在朝议上挑起海禁的纷争,然后借机激怒朱元璋。

朱元璋性格暴躁,说不准一怒之下就会大开杀戒,这样不但可以杀了朱阳,还可以将朝中所有对开海禁还心存幻想的人都一并清除。

然而就在他们讨论细节的时候,沈溍接到了福建过来的加急信件,因为战斗已经结束,倭寇也已经被驱走,所以沈溍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入宫禀告朱元璋,而是选择早朝的时候说。

而这一事件也就被刘三吾等人顺势利用了起来。

“陛下,海禁已有数年,但福建沿海仍然有百姓私自出海,甚至走私我大明商品到海外,最终导致倭寇登岸并屠戮无辜百姓,还请陛下下旨治福建布政使司之罪!”沈溍说道。

“另外,微臣建议陛下以后对上书‘开海禁’者予以严惩,只有这样倭寇才能根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沈溍说道。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洪武三年(1370)“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他又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

后来朱元璋更是说出了“寸板不许下海”的话。

而这些做法和朱元璋说的话后来就成了明朝历代文官反对开海禁的祖制。

如今朱元璋还未死,众臣自然不能用祖制来说,但“君无戏言”,既然朱元璋历次强调海禁,那说开海禁自然就是错,上书开海禁的人自然也要得到惩罚。

朱元璋眯着眼看着沈溍,他明白沈溍的打算,甚至其他站着的文武百官也明白。

若是朱元璋答应,那么朱阳写得这份试卷就是一个足以将朱阳自己炸死的一个雷。

但如果朱元璋不答应,那就是“君有戏言”,朱元璋最为看重的皇家威权就会被削弱。

朱标在一旁看着朱元璋,内心有些焦急,他怕朱元璋顺口就答应了沈溍的建议。

“陛下,微臣觉得沈尚书的建议甚合情理,陛下三番五次强调禁海,但福建学子朱阳依旧在策问中妄言开海禁是如何如何的好,由此可见福建压根就没有将陛下放在眼里,对于陛下的政策更是充耳不闻。长此以往,福建百姓必然会脱离大明的管制,所以微臣建议将福建上下官员不论大小皆抓捕问罪,重新指派合格官员前往管理福建承宣布政司!”另一名御史走了出来,对着朱元璋说道。

“臣附议!”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