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状元郎 > 第八十四章 一头奇迹

状元郎 第八十四章 一头奇迹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9:0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道南堂。每月一度的阅卷又开始啦!

“这次的题目有点难。”先生们拿到卷子也是所见略同。

“再一再二不再三,山长终于忍不住了。”众先生就知道,那个作精不可能一直手下留情的。

“都以为会从《孟子》中出题,没想到依然出自《论语》,而且还这么难。”

“是啊,此段名为游记实则论道。搞不清楚这几句背后的‘曾点之学’——‘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是断不可能正确破题的。”祝先生捻须道:

“这题出的有水平,但对孩子们来说,真不容易呀。”

“但也该上点难度了,这样好苗子才能脱颖而出。”钱怀仁及时替山长找补道:

“再说,之前给他们放了两次水,分都高高的了。这回坑……呃,为难他们一把,无甚大碍。”

“是。”不得不承认老钱说得也有道理。众先生点点头,便开始专心阅卷。

省身堂的阅卷先生牛子儒,有了上次的经验,知道苏录八成会被问起,于是先找出了他的卷子。观之不禁面露喜色,便清清嗓子道:

“诸位我先给你们来一篇提提神。破题就是八个字——‘道不远人、人能弘道!’”

“好好,干脆利索、正中靶心!”众先生果然神情一振,纷纷赞道:“八个字将曾点之学,总结得透彻无比!”

“这番暗破实在是高明!”钱怀仁也拢须赞道:“看来这四个月,学生们的进步很大啊。”

“你们猜这是谁做的?”牛子儒又问道。

“省身斋里有这个破题功力的,至多不过三人。”先生们通过前两次阅卷,已经对下斋学子的水平,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不过你既然这么问,肯定不是林之鸿和那个姓乔的小子。”众先生笑道:“那就只可能是苏录了。”

“哈哈猜对了!”牛子儒对苏录的卷子爱不释手道:

“再听承题——道为日用,非远近之难及;人秉弘心,岂虚浮之能辞。沂浴彰道,风雩显道,咏归传道攸宜!”

“好一个‘道为日用’!”众先生满堂喝彩,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品鉴这振聋发聩的‘四字真言’。

“道在日用,日用不知。《易经》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钱怀仁赞道:“没想到这小子已经开始涉猎《易经》了。”

“他应该还没学过《易经》,引用的是《中庸章句》‘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一位先生不客气地纠正道。

“应该是这样的。”众先生也深表赞同道:“朱子格物之学,便是由此而发。”

“哈哈……”钱先生尴尬地脚趾头直抠鞋底,忙自嘲笑道:“年纪大了,书都记串了。”

“呵呵……”众先生敷衍笑笑。在书院里就是这样,管你什么职位,只要学问不行,就会被轻视。

“高,太高了!就冲这四个字,这回必须半分保底!”祝先生给定了调子,众先生也皆无异议。

牛子儒又在众人催促声中念起了起讲:

“盖乾坤之内,道无迹而不存;匹夫匹妇,皆可体道而行。春服既成之序,沂水汤汤,利众生而不争;舞雩坛畔,和风习习,育万类而不彰。此所谓道不远人,即在耳目所接、身心所感之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