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状元郎 > 第三十八章 成了!

状元郎 第三十八章 成了!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9:0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队伍抵达祠堂门口,全体停下,吹鼓手改奏《安神调》。

祠堂正堂供桌上香烛高照,已经摆好三牲猪鸡鱼、水果、酒等祭品。

抬谱人缓步进入祠堂,将谱箱轻轻放在供桌中央,礼生喊:“谱归位……”

全体族人四拜兴。谱师上前,打开谱箱,取出族谱,将总谱展开一页,露出始祖名讳,供族人瞻仰。此时禁喧哗,仅闻烛火噼啪声,气氛肃穆。

苏录瞪大眼睛,看着那张总谱上‘苏公讳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自眉山迁苏州。’的字样,感觉还是很震撼的。只是不知道为啥把他爹撇了,难道苏老泉排面不够吗?

迎谱完成后,老族长便手持族谱,向族人诵读家训:

“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

老族长念一句,族人们便跟着诵一句,苏录也跟随其中。他终于明白了苏家对读书做官的执念是从哪来的了,哪怕已经沦落到这大山深处,依旧有祖宗在督促着他们呢。

然后老族长又讲述了家族的历史,前面七成是苏东坡的传奇人生,后面一成是家族世系。他们这一支是苏东坡长子苏迈的四子苏筌之后,两宋和元朝时一直居于苏州。

洪武赶散时,十代济民公被强迁到了凤阳成了军户。洪武十四年,又随郭英的大军来到此地,遂一代代繁衍下来,到苏录这一代已经又是六代人了。

“所以说我还是苏东坡的十六世孙?”苏录掐指一算,这下学习的动力更足了。

最后,老族长带领族人齐喊:“不忘先祖恩,世代永相传!”

仪式结束后,族谱将留在祠堂供桌,直至次日祭祖结束,再送到五房落谱。期间会有专门的守谱人寸步不离,以防万一。

但族人们并不会散去,而是热热闹闹摆起了九大碗。九大碗就是坝坝宴,相当于全族一起吃年夜饭了。

祠堂内外,连长长的巷子里,都设上了长几,每条几上摆九个粗瓷大碗,有烧白粉蒸肉、扣鸡扣鸭甜酸鱼,还有清蒸杂烩之类,费用由苏记酒坊支付。

虽然酒坊的生意每况愈下,但过年不让族人吃好是要挨骂的,更不能在程家面前丢了份子。

苏录那位酒坊大掌作七爷爷一脸的肉疼,他孙子苏浪却开心地夹着大块烧白往嘴里送。“嗯嗯,好吃好吃……”

还不忘招呼苏录:“快吃啊,我爷爷说九大碗办不了两年了。以后可能就只有三大碗,五大碗了……”

“怎么了?”

“酒坊生意太差呗。”小胖子没心没肺道:“听说咱们的酒比程家便宜一半,还卖不过程家。嗯嗯,粉蒸肉也好吃。”

“白酒是这样的。”嚼精儿苏淡一脸懂行道:“口感差一点,价钱就贱一半。”

“所以你们两个好好上学,将来考中秀才,把咱们的井再抢回来。”小伙伴们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他和苏录身上了。

他们没有苏浪那条件,只能老实下来干活了。这辈子都不会在碰一下书本了……

“哎呀,别说这些扫兴的了。”苏浪嗦一下油光光的手指头,问道:“咱们哪天去太平庙会?”

太平镇的庙会虽然比不了县城的,但也聚集了方圆百里的军民土著,各种好吃的好玩的琳琅满目。对娱乐匮乏的小镇少年们来说,过年逛太平庙会是天大的事情。

苏录已经问过二哥了,庙会是从初一到十五。他又问众人道:“啥时候最热闹?”

“头三天差一些,大家拜年的拜年,回门的回门,得从初四才热闹起来,当然还是正月十五最热闹。”苏浪说完便建议道:

“要不咱们初四去吧?”

“好啊。”众少年欣然同意。

“秋哥儿你也去吧?过年就别要债了。”苏浪又对苏录笑道:“让人家歇歇吧……”

“我会去的,不过我没法跟你们一起去,咱们在集上会合。”苏录便笑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