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 第44章 太监王振!

第(1/3)页

朱元璋脸色阴沉,追问道:“大孙,你给咱细说,这个朱祁镇率领二十万精锐出征,怎么就险些灭国了?”

“主帅愚蠢,被瓦剌也先以逸待劳,率部两万追杀,明军疲惫不堪,二十万精锐溃逃。”朱由检意简言赅。

老朱棣一听人数对比就忍不住了,拍案怒骂:“废物!当真是个废物!”

宣德帝朱瞻基又是一阵心惊肉跳:虽然这病好了,但朕怎么感觉,还在鬼门关的门口反复横跳呢。

他看了看朱元璋跟朱棣的脸色,觉得再不说点什么,今天可能真要完犊子了。

宣德朱瞻基壮着胆子,出声问道:“崇祯陛下,在永乐年间瓦剌已成大明藩邦,宣德以来更是不曾闹事,近些年老实上贡,不曾有半分不臣之心,怎会无故袭扰边境,而且瓦剌那点兵马又怎敢追击大明二十万精锐大军?”

“还是太监王振干的好事。”朱由检摇头叹息。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屡次派兵北征,北元被彻底打残,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落。

在之后,名为皇帝,实为北伐大将军的朱棣五征蒙古,打的瓦剌在永乐年间就开始向明朝纳贡牛羊马匹。

朱棣对番邦也算客气,所以在瓦剌纳贡的时候,朝廷为了彰显大国风范,都会赏赐瓦剌大量钱财。

其实就等同变相购买他们的牛羊马匹等牲畜,以维系明朝对蒙古瓦剌部的君臣关系。

大家都很和气,在洪熙、宣德年间瓦剌也没怎么闹事。

明朝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向明朝进贡两千余匹贡马。

彼时朝堂上已经是太监王振独揽大权,工部侍郎这等官员都主动不留胡须,甚至在王振问的时候,还殷勤的说:

“爹不留胡子,儿子怎么敢留。”

王振连朝廷重臣都看不起,心气早就高到天下独尊了,如何能看得起这些番邦?

于是在瓦剌部老实乖巧的待着,等着例行犒赏的时候,王振对朱祁镇说不要给瓦剌太多赏赐。

全听王先生的!

朱祁镇一听,连连点头。

结果瓦剌部一干人等,不远千里苦哈哈的上贡马匹,甚至首领亲自带队,给大明包邮到家,最终拿到的赏钱连邮费都不够!

这事落谁身上,谁能舒坦了?

气的瓦剌首领也先上蹿下跳,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回去之后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找事。

而王振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故意挑起事端,他要权有权,要钱有钱,什么都不缺了,只缺名声。

没错,这犊子居然还想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并且朱祁镇年少时登基,难免有几分天真无知,他特别憧憬“上马击狂胡”的雄壮场面,更羡慕太祖、太宗皇帝征服草原的英武。

王振深知朱祁镇之心,于是在瓦剌开始闹事的时候,王振开始劝说朱祁镇御驾亲征,让瓦剌尝尝厉害。

朱祁镇眼睛都亮了,意气风发:

“就听王先生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