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2章 拖人下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2章 拖人下水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靠着大笔缴获的金钱开道,两天后的这场对鲜卑素利部的阻击战,过程就没什么值得赘述的了。

素利此来的目的,是接应张举、分润张举抢到的财物。

而因为张举被赵云牵制、拖延,不得不绕远路走燕山逃脱,所以“张举已经放弃灅水叛军大营”的消息,也就因为这个时间差,没法及时被素利得知。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云对张举的尾随拖延,也是起到了相当的战略效果,让汉军整体打出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麹义和潘凤,则是在还不知道素利即将攻过来的情况下,先各自收了刘虞安抚性质的五百头牛,结果就陷入了“拿人的手短”的尴尬状态。

刚收完财物、还在吃人家的酒肉受别人款待,就听说有敌军杀来,你好意思不出力?

麹义是何等孤傲之人,刘虞花花轿子人抬人,把他捧杀到那么高的高度,他当然只能帮忙打一仗了。

再说,只是对游骑兵的防守战,麹义也有信心担任重要作战角色。

最终的作战部署是这样的:潘凤本人带了一千多人,作为疑兵在灅水南岸已经被张举废弃的叛军大营里驻扎,并且穿上叛军的衣服,在河南岸逡巡机动、假装张举还没突围的样子。

这出戏,当然是演给不小心摸到河边探路的素利部斥候看的。

早已废弃的大营里,也重新堆了无数的箱子、草垛、用布幔盖起来,目的就是要让隔着河远远瞭望的人,隐约觉得营中还有很多物资,让贪财的鲜卑人流口水,坚定他们硬冲救援的决心。

然后,麹义部留在河的北岸,假装成原本张飞部人马的样子、似乎朝北一面的防备很空虚。而关羽的水军,依然留在河中,假装跟潘凤扮演的张举部对峙,也把后背露给北岸来的鲜卑救兵。

至于潘凤手下的张郃部骑兵,乃至麹义本部的骑兵,放在先登营两翼,找相对有树林、青纱帐的地形藏起来,不要让素利太远就发现。

这样一番布置,加上鲜卑人情报不足、也不知道张举已经走了,当然是结结实实踩进坑,把原本可以发挥鲜卑人机动性优势的战斗,打成了一场跟汉军攻坚的阵地战。

参战的一共有刘备部三千余人、麹义部七千人、潘凤部五千人,总兵力达一万五,还是预先埋了三面的口袋阵等素利上门。

而且除了正面战场外,前广阳都尉焦触和渔阳都尉张南,也还有三千多弱旅在素利的来路沿途部署。这些部队虽然不能参加正面硬扛的血战,却也能在素利败退后,一路上打打顺风仗鼓噪追杀。

这样的布局,终于是让鲜卑素利部也大败亏输,折损了半数游骑后仓皇逃窜,彻底放弃了接应张举的妄想。

又过了三天,张举和素利总算回到辽西管子城的叛军主营,叛军各方一合计,才知道各自损失如此巨大,一时叛军士气遭到了重挫。

而且听说张举白白劫掠了那么久、绝大多数物资却没能带回来,而是被放弃烧掉了,从丘力居到素利,对张举的不满都暴涨了一个台阶,大伙儿都开始担心粮草问题,不敢再轻言裹挟流民扩军了。

因为人再多,有没有足够的军粮喂饱都不知道了。

经此一战之后,汉军与叛军几个月之内都没有再进行任何军事冒险,而是进入了完全的相持围城阶段,大家都指望着消耗对方的粮食来拖垮对方。

张举在胡人中的威望暂时下跌,只能指望靠“围困饿死公孙瓒”这个功绩收获之后,找回自己的威望。要不就是指望刘虞冒进来救援公孙瓒、到辽西管子城的叛军主场一战,用公孙瓒这个诱饵围城打援消灭刘虞的援军。

另一边,麹义和潘凤也按多劳多得的原则,拿了一笔战后的抚恤慰劳,各自回冀州去了——严格来说,最后打素利的这一战,冀州军原本是没义务参战的,因为完全是发生在幽州境内。

这支援军,100%算是刘备供给刘虞的那些牛,拉来的赞助。

刘备出了那么多物资,刘虞在向朝廷报捷的奏章里,当然要帮刘备多写一点战功。

七月初十,刘虞的奏表就递了上去,大约五六天后会到雒阳。奏表中还提到了他的一些建议,表示希望可以坚持老成持重的战略路线,给汉灵帝打打预防针,希望皇帝不要听信任何逼迫他“冒进速胜”的谗言。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