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2章 载誉归幽州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2章 载誉归幽州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打完歼灭郑宝之战后,算算日子也已经是5月18日。

一行人还需要整编部队、强调军纪、让兵将有时间相互熟悉、翻新装备。

七七八八加起来,毋丘毅把北上回幽州的最后期限,定在了6月1日之前。

约好时间之后,双方就各自整顿人马——毋丘毅处理官军的事务,李素就专注刘备的私兵。

糜竺那边的铁匠作坊也普遍比较给力,主要是存货多、而且肯折价回收李素这边换下来的旧兵器。

所以在李素给足钱的情况下,居然六七天时间就把这两千丹阳兵的武器翻新了一遍。

李素把丹阳兵淘汰下来的旧战刀,人手一把发给九江兵。

再给丹阳兵发了1200把新的钢环首刀、500柄纯铁锤头的钉战锤、300把单手战斧。

这一番装备轮替下来,就把那五六百万钱花掉了,但部队的战斗力和面貌也焕然一新。

丹阳兵的装备原先并没有战斧,是李素跟鲁肃在亲自深入部队了解情况之后,才发现的这种隐性需求——原先按照惯例,丹阳兵中以力量著称的就选用木质战锤,以灵敏著称的就用环首刀。

但实际上,有一些战力最强的士兵,既有破甲重击的力量,但同时也身手敏捷,他们用钉锤早就觉得不趁手了。

换上战斧之后,作战就比较灵活了。需要发挥敏捷快攻时,就用刀法驾驭战斧;需要破甲时,也能靠斧头的重量砸。

为了充分选拔出有战斧兵潜质的精锐,鲁肃建议进行了两次军中比试。

第一项是越野登山,比速度和灵敏性。全军都在山脚下起步,山顶上插个军旗作为终点,有军官在那发放染了色的竹筹,一共五百根。一共两千名丹阳兵,要跑进前四分之一才能达标,比赛奖励是五百钱。

第二项是投掷战斧,比力量,看谁丢得远。也是选前五百名,赢了的人也有五百钱赏金。

双重考核下来,才从丹阳兵里优中选优挑出300人。

这300斧盾兵和之前的500锤盾兵,一并由关羽直接指挥。

剩下1200丹阳刀盾兵,由典韦暂时监督节制,而那1000九江兵,依然由周泰统领。新编的3000兵马就全部分配完了。

典韦周泰都只是曲军侯的官职,隶属于军司马身份的关羽。

这种编制在外人看来肯定是非常奇葩的——汉末一个别部司马,一般也就管五百到一千个兵,一个曲军侯更是只有两三百。

现在关羽这个司马的下属,膨胀到了朝廷编制上限的三倍。

典韦周泰更是接近了朝廷编制的五倍,着实有些名不正而言不顺。

幸好李素一再安抚:你们虽然在回到幽州之前都还是曲军侯,但待遇按照三百石的朝廷官员发俸禄。

所以,倒也没有人因为待遇问题而冒出怨言。

而濡须口之战的功劳分配环节,李素也丝毫没有居功。

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战场指挥他是一点都不行。

所以最后给州牧的奏文里面,李素跟毋丘毅商量了之后,首功推给了鲁肃。因为鲁肃部署陆路九江兵非常得当,而且他亲自担任了阻止郑宝军回援水寨的重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