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甄家的生意做得很大,这两天本来就有一支商队要启程。

正好刘备急着去常山郡,甄俨也就吩咐管事提前出发。

商队的管事姓张,名叫张权,是个四五十岁的老者。是甄逸的未亡人张氏、从真定娘家带来的老仆,待客和气。

出发前,他还按主人的吩咐,把刘备坐骑的钱付了——刘备刚才演了出“季札挂剑”、留下了自己的坐骑,甄家不想欠人情,非要坚持给钱,推辞都推不掉。

刘备不得已,收了张权四块马蹄金饼,当一百万钱。

李素听说这个马价时,也是颇为吃惊:“如今马贵到这种地步了?”

刘备解释道:“甄家兄弟都是信人呐,他们是按雒阳的马价付的。今年有风声说,陛下想在西园另筹新军,京师极为缺马,价钱暴涨数倍。”

黄巾之乱前,顶级好马也就二三十万钱,去年也才六七十万,上涨实在是太快了。

汉制流通货币只有铜钱,也就是汉五铢。白银没有官方流通价,黄金是朝廷赏赐功臣用的,极为稀少,民间罕有流通。

官方定下的黄金汇率,从西汉初年就没变过,强行锁定在每金兑一万钱。

只是随着几百年来铜钱铸造量越来越大、币质越来越差,如今黑市汇率已经达到了一万七到一万八。

所以“一百万钱”马价,实际折成黄金才60两。

朝廷定制的赏赐用马蹄金/麟趾金多为15两一饼,可不就才四个饼么。(就是海昏侯墓和中山靖王墓里挖出来那种金饼)

……

李素胡思乱想地算着账,一行人走出四十里地,抵达了滹沱河边的真定渡。

对岸就是常山郡了。

渡口有一支五百人规模的郡兵把守,统兵的是一位军司马。还有好几个曲军侯、屯将之类的中低级武官,带队沿河巡哨,这些部队都受中山相张纯的辖制。

刘备看到这阵仗,微微有些意外,忍不住跟李素探讨:“去年滹沱河畔还没有这么多兵力巡哨,莫非是最近常山郡境内的黑山贼更猖獗了?”

李俗本来就不知道往年的行情,只好报喜不报忧地分析:“说不定就是张纯举事在即,所以心虚呢。”

刘备蹙着眉点点头:“但愿如此。”

幸好,戒备虽然加强了,过河时却没有节外生枝。

守卫渡口的军司马远远看到甄家商队的旗子,查都没查,很随和地跟张权攀谈了几句,就直接放行,刘备一行也跟着顺利上船。

上船后,天色已经黑了。

考虑到渡河后就要分道扬镳,李素忽然想起些问题,只有本地人能回答,他就就找了个机会跟张权私聊:

“老丈,不知这真定县内姓赵的村落可多?有没有什么勇武之士?”

可惜,张权想了想,说:“赵是常山大姓,周边姓赵村落不少,老朽可以指给你们,只是没听过什么勇士。”

李素有些失望。

作为穿越者,都路过真定了,本意自然是想找出赵云。

可能赵云还太年轻吧,没机会脱颖而出。

不过,历史上赵云和刘备本来就很投契。李素唯一要提防的,是刘备因为他的助推、发展太快,还没在燕赵之地混出名堂,就已经转战他乡了,那倒是有可能错过赵云。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