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2章 辱师之仇,九世可报也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2章 辱师之仇,九世可报也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实话实说,在被关羽提醒“你被人跟踪了”之前,李素对于襄邑这座城市的印象还真是不错。

因为他提前一天来这儿卖书、打探消息,得到的回报可比在陈留县要多得多,他一度为自己来对了地方而庆幸。

首先,昨天一早,李素刚到襄邑,照例结交本地商人时,就遇到了好事——掌握襄邑县商路的头号豪族,居然是大富豪卫兹。

卫兹这人,李素前世读史书时没注意其籍贯,只是在看到《三国演义》上“曹操回乡招募义兵、矫诏讨董”这一段时,撇到过一眼,隐约是在陈留附近。现在才发现,原来他是襄邑县首富、掌握了全城大部分赚大钱的生意。

这卫兹历史上出资帮曹操募集最初起家的五千乡勇!想想看苏双张世平才为刘备募了五百人,糜竺也才募了两千人,就知道这卫兹出了多少钱了。

当然了,曹操的五千家底也不都是仗着卫兹,他老爹曹嵩积攒的家底也占了一小半,估计都是曹嵩当大司农期间贪来的。但就算曹嵩和卫兹出的钱五五开,也起码小两千万呢。

李素也想过笼络卫兹,但对方根本看不上他,毕竟人家后来投资曹操,一来是因为曹操起点比刘备高得多,二来也是因为当时曹嵩搬到了陈留避居,卫兹看在曹嵩这个前太尉跟他算半个邻居,才出这个人情。

刘备虽然现在号称“孝义天下知名”,可毕竟只是县令,又非同乡,卫兹怎么可能为一个“异乡人”出太多钱呢。

不过,卫兹也还算客气,至少是个有见识的,愿意在适当的尺度上,跟李素结交一下。所以他首先选择了承销更多的书,同时还没要李素的经销商打折扣率。

区区一座襄邑城,卫兹就要了足足各五百套《论语》、《尔雅》和《孝义录》全集,还说在襄邑卖不完可以拉去隔壁梁郡的睢阳等地卖,反正邻郡的商路也有不少是卫兹掌控的。

各五百套,一共就是五千五百卷,每卷50文的“经销商扣率”,就让李素凭白多赚了近30万钱。

另外,卫兹还准备了一份价值几十万钱的礼物,算是跟李素和刘备的结交。对卫兹来说,这点小钱完全是为了多个朋友多条路,结交个有前途的知名人士,花几十万钱还是不算啥的。

在卫兹的介绍下,李素还认识了不少在襄邑本地成名多年的读书人,虽然没有什么名载史册的名臣,但多认识一些人总归不坏,李素也就对这次襄邑之行颇有好感。

直到跟关羽重逢,关羽的当头一瓢冷水泼醒了他。

……

看着李素毫无江湖经验的懵逼样,关羽走下船,用眼神斜斜暗示了远处一小撮人。

李素也偷偷朝那个方向看去,就看到码头边缘不远处,有一辆牛车停在那儿,牛车上摆着几个酒瓮,和一些其他看不分明的货物——因为都盖着稻草,所以除了酒瓮之外,其他东西都被稻草遮住了。

牛车旁边,站着一个佩剑书生,方脸正气,还有几个形貌如同仆役的随从,最后还有一个高大恶猛的壮汉,尽量低调地用斗笠遮着头脸,靠在牛车上假装休息。

也有可能是真休息,但李素被关羽提醒之后再看,就怎么都觉得对方是假装休息了。

“他们是冲我来的?我来襄邑不过两天,就是结交卫兹卖卖书扬扬名罢了,能得罪多少人?在卫兹的地盘上,他们就是要抢生意,也不该找我的麻烦吧?”

李素不由对对方的作案动机有些想不通。

关羽一眯眼:“这就不知道了,我刚才在船头远远看着,就注意到那书生一伙一直偷偷跟着你,但这书生还不足为惧,后来的那个赶牛车的斗笠壮汉,才非易于之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