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顽贼 > 第四章 十六

顽贼 第四章 十六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4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狮子哥?”

刘承宗刚把长弓下弦放上冷炕、兽筋弦塞进怀里,吹熄了油灯,听见门外有人喊他,只好起身披好铺在被子上的鞣皮袄子,道:“门没插,去拾个火条把灯点上。”

门外是个小孩,才九岁,名叫十六,小脑瓜锃光瓦亮。

十六是米脂人,去年跟着爹娘往南逃荒。

甭管陕北还是河南,自古遇上事都要往关中跑。

其实关中亩产并不是高的离谱,这也是有原因的。

古代求个风调雨顺,基建差的时代完全靠天吃饭,一不小心就旱了涝了,关中天灾比别的地方少,往关中逃,逃到了男的当长工、女的再改嫁,人就总能有条活路。

可往南走的人多了,路上就没有足够的粮食让他们逃荒。

爹娘都饿死在路上,十六又懵懵懂懂跟着另一批人往北走,到了鱼河堡。

刘氏兄弟出去募兵,瞧他实在没别的活路,也没个自保本领,留在灾民堆里早晚让饿急眼的人吃了,就把他捡回堡子里,求贺人龙留下。

反正岁数小、吃得少,一队兵每顿少吃半口饭,就能给他喂胖了。

这名字也是这么来的,刘承祖所管的队伍有三十二个人,每天开伙吃饭,十六提个空碗,每人往他碗里舀半勺,别管吃干吃稀,定量十六勺,所以叫十六。

点火的方法很多,沾硫磺的火柴、火片子,摩擦打火的火镰,亦或是火折子,都不够省钱、省事。

在多人聚居的地方,最省钱的取火方式还是留个火种,长明灶。

长明灶是泥糊的小炉子,原理跟火折子差不多,尽量减少进火窑的空气,让里面维持在阴烧的状态,需要用时一吹火就起来了。

不一会,就听屋外窸窸窣窣,木门被推开,月光下小光头探头探脑举着火棍进来把油灯点着,出门把小棍在地上蹭灭摆在门边石锁旁,又返身进屋。

十六刚到鱼河堡时,乱糟糟的头发长了三寸长,生出满脑袋虮子,都是虱子蛋。

刘承宗给他用篦子篦了几次,总篦不干净,又怕传染别人,最后干脆就剃了头。

一般明朝的小孩会把周围剃了,头上留个小揪揪或小辫子,长大了才束发,直接剃光的也有。

堡子里都是五大三粗的军汉,没人那么讲究,后来一见十六头发长了,自会有人给他剃头。

“狮子哥,你劲儿真大,用那么大的锁,那得多重,一百斤?”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