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风华 >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商议(五)

盛唐风华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商议(五)

作者:天使奥斯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4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太原郡郡治晋阳城。

夜色中,这座北方雄城如一头巨兽,雄踞在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

春秋时候晋国大夫赵简子家臣董狐建城在此,此地从此就为河东之地腹心所在,辐射掌控太原盆地,坐镇表里山河。西可渡河威胁关中,南下则是虎视中原盆地,北则越过太行八陉扼河北之地侧翼,正在北中国取居高临下,高屋建瓴之势。

千年以降,晋阳城始终是北中国的中心之一,历朝历代,为争夺这要害之地,不知道多少支强军在此拼死厮杀,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在此或成就一生功业,或就此折戟沉沙。

而晋阳城也历代增建,终成雄都大邑景象。特别在大隋立国以来,两代天子都在晋阳城大兴土木,先是开皇天子扩建北魏权臣高欢所建的晋阳宫,然后到了大业天子,又在晋阳宫外增建城墙,再将晋阳宫城墙和晋阳城城墙连成一气,所费人力物力,不可胜机,在杨玄感叛乱之际,将扩建晋阳城列位大业天子罪状之一,与东征高丽,开凿大运河并列。

而大业天子本意,就是除了国都长安之外,还将洛阳,江都,晋阳,作为将来不时巡幸的行宫,以此四都为根本,统御整个大隋帝国。

晋阳宫扩建完毕之后,粮秣资财兵刃甲胄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并在晋阳新设六军鹰扬府以为拱卫。

但雄城虽就,国势日非,大业天子黯然奔走江都。临行之前只能向世家大族屈服。以唐国公李渊为太原郡留守,晋阳宫监,执掌着足以震慑北中国,两代大隋天子积攒下来的家底。

大业天子实在指望,这位开国八柱国之一,在赋予如此权势地位之后,能与杨氏同休戚。如果不能,最好也是这是门阀世家,自己在北中国捉对死掐,而其领骁果军在还忠心的臣子辅佐之下,静观中原风云,等待将来机会。

且大业天子也尽可能的做了人事布置,牵制这些执掌大权的门阀世家,如在马邑郡,牵制王仁恭的,就是刘武周。而在太原郡,牵制唐国公李渊的,就是大业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晋阳宫副监裴寂,还有晋阳令刘文静——要知道刘文静父亲是当年开皇天子心腹,为开皇天子战死之后,杨家两代,一直对刘文静青眼有加,几乎就是心腹家臣子弟的身份,年纪轻轻,就提拔到晋阳令这等要紧的位置!

但唐国公李渊实在是家世太厚,名望太高,故旧太多。在被压制了这些年后,一旦有实际名位,执掌一方大权,在大业天子去往江都之后,就如龙归大海,再也无法复制!

裴寂刘文静这等起牵制作用的大臣,纷纷投效,刘文静甚而为唐国公大业,不辞辛劳的亲身奔走云中边塞之地。这座雄城,这座花费大隋无数民脂民膏建立起来的晋阳宫,此时此刻,已经姓李了。

~~~~~~~~~~~~~~~~~~~~~~~~~~~~~~~~~~~~~~~~~~~~~~~~~~~~~~~~~~~~~

晋阳宫承露台上,月明星稀,清光铺地,青石铺就的地面,月光有若水光一般,在轻轻波动。

一名身形挺拔的青年,正按剑站在承露台上,抬首望着头顶如冰盘一般的月亮。

承露台是晋阳宫最高的所在,拔于平地有十丈之高,在这青年脚下,就是晋阳城的十万居民,是太原郡的三大鹰扬府两万精锐战士,是河东之地的表里河山,是整个分崩离析,等待新主人的大隋天下。

可这未来一切,都是父亲的,都是自己兄长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