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四十四章 茶商们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四十四章 茶商们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1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大宋的经商环境在古代封建社会可谓独树一帜,其中又以汴梁为最。

汴梁有四条河流,皆是运河。自西向东南为汴河,古称通济渠,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中重要一段,上游至武陟黄河相连,下游与淮河贯通然后通向江南。

从西南流进汴京的是蔡河,沿水路可以通向现在的河南南部。五丈河则从开封西北入、东北出,北方物资交易大多通过五丈河进行。还有一条河叫金水河,起贯通其他三条河流的作用。

四条河中,漕运最繁忙的无疑是汴河,有宋朝生命线的美誉。江南是天下最富裕的地区,每年通过汴河运往汴京的稻米达到了五百万石,占总量的八成以上。

除了基本口粮外,汴河上往来穿梭的船只上还载着布帛、茶、盐、金属、羽毛、胶、漆等物资,经营这些货物的除了官府就是商人。

此刻通济渠水上百舸争流,将船只纷纷驶入虹桥码头,无数买卖的货运船来来往往,码头上的工人进进出出,来往仓库的马车好像就没有停歇过,船夫的吆喝声、纤夫的呐喊声、商人的呼喝声此起彼伏。

岸上就又是另外一幅场景,茶馆饭店林立,商铺鳞次栉比,招牌随风轻摇,街面上各种各样的摆摊数不尽数。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的在饭铺进餐。水里船只云集,岸上人烟稠密,共同构造了这繁华一幕。

当田家的商船抵达虹桥码头的时候,原本在茶馆里喝茶的几个富态中年人便纷纷起身,远远地观望着。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在《清明上河图》里有过它的声音,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田家的商船就停在虹桥边上,被纤夫们拉进停船位置。

随后船上就缓缓下来几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商人,为首的大概五六十来岁,体型干瘦,身上只是穿着普通黑色丝绸长衣,但却没有人敢小瞧这位。

因为他是田昌,江淮地区最大的茶叶老板,天禧年间某次行茶,他从扬州运了二十万斤茶叶送到汴梁来,震惊整个东京。

虽说那次他被宰相李迪整得挺惨,但也因此名声大噪,交钱保命之后,田昌就与汴梁以及江淮等地十七家大型茶商一起组建了茶行,在整個汴梁的茶叶交易市场田家茶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眼下正值茶叶上市的时节。

春茶在惊蛰一月之后,尤其是以清明前最佳,此时田昌就会在扬州、江淮等地收购茶叶,然后立即开始炒制,等炒好茶之后,就会马上打包上船,运到汴梁来。

所以从三月中四月初采摘出茶,再到炒制,然后再经过一个月的运输,刚好五月中的样子,新鲜的茶叶就会抵达汴梁茶叶交易市场。

此刻田昌施施然下了船,管家则留在船上与船下的码头工人开始对接,大部分护卫也都留在船上维持秩序,他则只带了七八个护卫登上码头台阶,准备先去樊楼吃个饭。

结果还没上街,迎面就有几个人走了过来。

“田兄!”

“哦?”

田昌看着他们,纳闷道:“周兄、王兄、李兄、郑兄,今日怎么有闲工夫来找老夫了?”

这几个富态中年人也都是各大茶商当家的,跟田昌组建了茶行。

不过同行之间毕竟有利益相争,虽然他们一起建了茶行维持了茶叶市场混乱的秩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就非常好。

所以见他们迎了过来,田昌还是颇为不解。

众人互相对视,随后周家茶铺的周云升就说道:“确实是发生了一些事情,田兄还不知晓吧。今日我等做东,一起去樊楼边吃边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