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玄甲 > 第二卷 虎牢关之战 第四十六章 兀那敌将,你爹来了!

第(1/3)页

窦建德已是骑虎难下,十万大军每日耗费钱粮无算,却在虎牢关前空耗月余时间。

此时粮道被夺,存粮只够几日所用,却是逼得窦建德不得不速战速决。若是他转道攻伐山西等地,却极有可能得不偿失,窦建德自然不甘心。以他估算,那李世民乃是采取拖字诀,用少量兵力将他阻在虎牢关下,以待洛阳城破。

窦建德又怎能坐视洛阳存粮耗尽,不攻自破,给李世民得了河南等地。那他劳师远征,大动干戈却一无所获,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窦建德一边整顿兵马,一边密布哨探,关注唐军一举一动。

可窦建德却想错了,李世民其实比他还想速战速决。

眼下唐军两面作战,一面李世民统率围困洛阳,抵御窦建德。另一面由李靖带领征伐四川。

此时唐国可以说是倾巢而出,留守部队只剩老弱病残,后方几乎空门大开。

李渊虽然通过称臣纳贡等方式,暂时稳住了雄踞草原的突厥人,但是突厥人贪婪成性,谁也不知道短暂的和平什么时候会被打破。

李世民雄才大略,极善谋划全局,眼光独到精准,自然也猜出了窦建德此时还有另一个选择,去抄略关中。

以李世民对窦建德此人的了解,认定他不肯放弃这个一举吞并王世充和令唐国大伤元气,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不过窦建德能起兵于微末,发展到现在坐拥十数万大军的一方雄主,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手下能人无数,说不得也会被手下劝阻动摇。

纵观李世民此人一生行事,从来不相信那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说。以他的性格,向来是主动出击,他不想未来被动的掌握在不可知的命运手中,哪怕是一点可能都不行。

之前长孙无忌禀报,说王君廓派人报喜,已截断了窦建德粮道补给,烧了大批粮草,生擒夏国大将张青特,李世民闻言大喜,心知破敌时机已到。

既然此时不知窦建德下一步会怎么走,那么李世民自然积极创造条件,帮他下定决心,让窦建德不得不按照他的想法,一步步走进设定中的圈套来。

武德四年五月,李世民亲率一千玄甲精骑出关,一人双马,北渡黄河,故意泄露行踪给夏国探子知晓。

李世民早已计划周密,要引诱敌人举兵来攻,往返时故意留下一千匹战马于黄河岸边放牧,给夏军造成一种唐军粮草不济的错觉。

窦建德得知消息后果然中计,十几万大军倾巢而出,旌旗蔽日,刀枪如林。队列连绵几十里,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边际,无数牛皮战鼓敲得震天响,士卒呐喊响彻云霄。

李明宇和师父站在城关上观望,见师父面色严峻,不知在想些什么。明宇暗道人都说兵过一万,无边无沿,果真如此!窦建德十几万人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势如决堤洪水,滚滚而下,好似震得城墙都在不住的抖动。而小小的虎牢关却像惊涛骇浪前的堤坝,说不得什么时候便会被浪涛拍碎。

明宇左右打量,只见守关唐军人人都被骇得面色微变,暗道不好,这仗还没开始打,就被夏军先声夺人,气势上便落了下乘。

打仗最重士气,若是还没开战,便被敌人气势压住,不用打就先输了三分。李明宇前世在部队中多年,自然知道大战在即,如何最能给士卒打气,故意提高声音对师父道“师父!这窦建德把十几万大军一股脑的推过来,可这虎牢关前地势如此狭小又施展不开,难道只是为了吓唬咱们,做做样子吗?”

李玄霸冷哼一声,回道“哼,不错。那窦建德手下乃是一群乌合之众,攒鸡毛凑胆子。不过是借着十万人马的声势互相壮胆而已,你看他士卒虽多,却队形松散,鼓噪不休,可见军令不严。虎牢关城高墙坚,本应步步为营,逐番试探,他却大咧咧的排兵列队,明显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他如此托大,趾高气昂,却不明白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窦建德不足为虑!”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