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枭雄 > 第二十章提炼精盐!

盛唐枭雄 第二十章提炼精盐!

作者:黑男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7:1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又闲聊了几句,李昭起身告辞,带着白馍等人离开周家铺子,在西市中转悠了一会儿,又进了另一家大型的食盐铺子,

看到有客人进店,一名小伙计连忙跑过来招待:“这位小客官,您想要买点什么,本店有库存的巴蜀精盐,色泽、口感都是第一流的。”

“不必了,给本公子秤五百斗粗盐!”

“什么,粗盐?”

“没错,就是粗盐!”

关中地区比较富庶,距离巴蜀、河东又都比较近,故而百姓们大都食用精盐、细盐,只有极少数揭不开锅的穷困人家,才会无奈的选择粗盐!

李昭的穿着打扮不错,犹如翩翩贵公子一般,不想却要买最便宜的粗盐,这让小伙计很是诧异,难道来了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伙?

不过开门做生意的,只问客人需要什么,其余的不可多问,小伙计拿起一只木斗,动作麻利的称量了起来……

唐朝人交易商品,不是以重量为单位的,而是以体积为单位,最常用的称量工具就是斗,斗又有大、小之分:

大斗=6000毫升,一般用来称量米、麦、粟……等粮食。

小斗=2000毫升,一般用来称量盐、酒、醋……之类的生活用品。

如今在关中地区,一小斗粗盐售价两百文钱,而一大斗质量上乘的白米,售价只有二十文钱。

盐、米的差价之大,以及贩卖食盐的利润之丰厚,由此可见一斑!

几名小伙计一起动手,很快称好了五百斗粗盐,足足装了几大麻袋。

李昭付了钱,又让白馍到附近的牲口市场中,以十五贯钱的价格买了一辆牛车,赶到了食盐铺子前面;而后指挥众人把几大麻袋粗盐都抬了上去,又在西市中买了木斗、漏斗、纱布、以及一些生石灰,同样放在了车上。

有人问了,唐朝有生石灰吗?

放心吧,华夏民族的祖先非常聪明,早在东汉末期就掌握了烧制生石灰的技术,并把生石灰用于建筑上了,到了隋、唐时期,生石灰更成了大众化的东西,产量不断增加,买到不是什么难事!

“主子,您买这么多粗盐干什么,这玩意儿难吃死了,只能腌咸菜,或者喂牲口用。”

“别急,等一会儿,看我给你们变个小戏法。”

“什么戏法?”

“呵呵,一个能把粗盐变成精盐的小戏法!”

“啊!”

白馍深知,李昭根本没有贩卖精盐的朋友,如今又听他这么说,立刻明白过来,自家主子这是找到赚钱的路子了。

“你们四个人,可知道长安城附近,那里有又隐蔽、又安全,空间又足够大的地方吗?”

“小人们住所附近,倒是有这么个地方。”

“哦,你们住在那里?”

“城西北十二里—不良村。”

“好,看看去!”

长安西北十二里,本是汉代未央宫的旧址。

据文献记载,未央宫占地广阔,内有宣室、温室、清凉、麒麟、金华……共计四十余座大型建筑物,亭台楼榭、山水沧池,金碧辉煌、气派无比。

可惜啊,九百多年过去了,汉长安城早已化为一片废墟,昔日金碧辉煌的未央宫也变成了一个又穷又破的小村子,住着两百多户人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不良人及其家属,故而得名:不良村。

刘、苗、王、魏四人住在一座土坡下面,只有四间茅草屋和一个宽敞的院子,连正经的砖瓦墙都没有,勉强的扎了一圈篱笆墙罢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