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日不落盛唐 > 第七章 民心思变

日不落盛唐 第七章 民心思变

作者:月影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5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时间倒回到大业七年,杨广的御驾已经从京师出发,途径东都洛阳,转道大运河北上到达涿郡。途中收到御史台传回来的急报,原定从齐郡邹平县出发前往辽东做民夫服徭役的的人没有及时抵达,而是在一个名为王薄的人的煽动下聚众造反了。得知此事的李文渊也向薛举请假,说要回山东访友,便离了金城,赶奔山东。

大业七年十二月,比往年要冷的许多,齐郡早早地就飘起了雪,如果是平常的年份,王薄肯定会赋诗一首,在赞叹一句瑞雪兆丰年。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他看着厚厚的积雪却无心感慨。他们这回作为第三批被征发辽东的的民夫就要顶着寒冬的凛冽北风,带着勉强果腹的干粮押运着军粮上路了。听前几批逃回来的同乡说辽东的雪早就下到及腰了,十人押运一辆粮车,能有三个人到达便是极为命大了,一路上死去的民夫都是直接丢弃在路旁的沟渠里,绵延数百里没有尽头。

王薄在要出发的前几天,找到了同要服徭役的孟让。孟让也是齐郡人士,家中父兄颇懂武艺,使得孟让对兵法拳脚也是略知一二。

“孟大哥,你我二人这就要启程赴辽东,此去路途险峻,生还者仅十之二三,难道说你我二人就当真要死在辽东不成?”王薄捶胸顿足的说。

“王薄,我是个粗人,你就不要说那些知乎者的酸字烦我,你有话就直说。”孟让看了一眼王薄,一边说着一边收拾去辽东的东西。

“孟大哥,依我看咱去辽东也逃不脱个死,揭竿而起最不济也是个死,何必要为那皇帝老儿卖命客死他乡呢?”王薄低声的对孟让说。

“可只凭你我二人如何与官府为敌啊。”孟让挠了挠头问王薄。

“此事不需孟大哥烦心,都交由小弟我来就是了。”王薄胸有成竹道。

第二天王薄趁着督运粮草的官员没来,把大部分同行的民夫召集到一起,自己爬上了一辆粮车,对着下面聚集着的民夫说道:

“诸位乡亲父老!咱们都是苦命的人啊,被强征来替那昏庸无道的狗皇帝卖命!我听闻逃回来的乡亲们说过,辽东遍地的尸体中十有六七都是我们苦命的民夫!我们饿着肚子替狗皇帝运送军粮,却连回家的口粮都不够!我那个同乡是偷了一小袋军粮才逃回来的!可惜还是没躲过官吏的搜捕,今年秋天时候问了个满门抄斩,连个不会说话的娃娃都没留下啊!”

这时候有一人说道:“这位兄弟你是说的邹平县的老刘吧,问斩时我也在场,真是惨啊那一家老小。”

王薄心里一惊,这事前半段完全是自己听说的,后半段完全是自己瞎编的,怎么能跟人对的上呢?连忙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人对自己点了点头,随后挤到了人群的另一边,王薄便知道了这人是要帮自己成大事啊。有什么企图暂且不说,目前自己要做的就是配合好那个人,把这出大戏唱下去。

“这位兄弟说的对,就是哪位刘大哥。父老乡亲们,我夜观天象,紫薇星有离宫之相,那老儿皇帝之位已经不保了!我等何不起事,号召天下英豪共击之!你等随我起事,且不说有那从龙之功,将来开国论功封赏都少不了王侯之位!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杀酷吏,分钱粮!齐鲁兴,知世郎!”先前那个人带头喊道。

一应,百应,千应,万应!民夫们喊着口号冲破了郡衙门,杀了齐郡郡守,郡里的兵丁又抽调去了辽东,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一众民夫冲进军营驻地,砸开了军械库的铜锁,分发兵器铠甲。又杀了粮仓主簿,焚毁了账目,与齐郡的百姓分发了官仓的米粮。随后又就地招募了数千兵丁,向北占据了长白山。

书中代言,隋朝时的长白上并非是后世白山黑水之间的那个长白山,此时的长白上是后世山东邹平和章丘交界处。

自从那个人喊出了十二字口号后王薄便顺势自称为知世郎,意为能够通晓天下将变的局势,后来王薄在派人寻找那个神秘人,却再也寻不得了,一切仿佛南柯一梦。

不过既然已经起事,便要有兵甲钱粮,刚刚劫掠了齐郡官仓和军械库的王薄手里不缺甲胄钱粮,缺的只是兵丁。于是王薄差了手下的一些头脑比较灵光的人四处传播自己所做的《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