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日不落盛唐 > 第六十八章 假途灭虢

日不落盛唐 第六十八章 假途灭虢

作者:月影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59 来源:笔趣岛

李轨被自己所逼迫,匆匆起事。手中金银多被李文渊扣在了他在武威郡的家中,原本打算用来招募兵士所打造的兵械,又尽数被李文渊所缴获,兵士们临出发前所赶制的干粮,更是只能勉强支撑走到张掖郡。如果到了张掖郡那些李轨的心腹不跳出来,动用自己的能力替李轨补充军粮物资的话,那么李轨的这支军队怕是走不到伊吾郡便要因为粮草不足而军心涣散,最后在张君泰军队的围剿下彻底被歼灭。

这显然不是李轨想要的结局,所以在他率兵动身之后便派了人提前潜入了张掖郡,去通知自己昔日的心腹们替大军准备军粮。当然提过早的歼灭李轨的军队也不是李文渊想要的结局,李文渊的心思张君泰也是十分明了,率领军队就在后面不急不忙的跟着,既让李轨的军队没有时间就地筹粮,又不至于过于紧逼李轨的军队作困兽之斗,鱼死网破的最后一搏,始终在给这李轨军一种前进就能活下来的希望。

“叛军是我们的稻米钱粮,乱匪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我就能理直气壮地扩充军队,找朝廷要军饷要兵械。虽然很对不起处在叛军控制之下的百姓,但是为了以后中原的长治久安,也只能委屈他们一下子。”李文渊在一次和张君泰的密谈中如是说道。

刚刚在自己所控制的武威郡和官屯城推行民众参政议政的制度的时候,李文渊还担心会招来所有阶层的一致反对。但是万没想到,正如薛仁越对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能够尽可能的让那些来自于平民之中的寒生们觉得能让百姓得到切实的好处,那么他们将会成为李文渊最忠实的拥趸。

这些事情让李文渊不得不发出感叹,不论何时何地,那些有着文化知识的学生们永远是对于改革最热衷的支持者,他们身后没有世家的拖累,他们读圣贤书只是为了为民众谋些福祉。如果需要拉拢自己的嫡系官僚,那么这些被当时官场所排斥的饱读诗书的寒生们便是最好的选择。

李文渊此时就坐在寒生院的大厅之内,手中拿着李民给自己的名单。名单上面洋洋洒洒的写着几十个人的名字,都是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成绩不错,而且有些能力的人。而此时那些人就在寒生院的院子之中,等着李文渊的接见。李文渊见院中人已经齐了,就随手将名单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信步走出了大厅,来到了院落之中。

看着院落中那一双双饱含感激的眼神的寒生们,李文渊心中也是大为感怀,环视了一下四周说道:“诸位考生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踏入仕途,成为张掖郡官场中的一员。你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天下英才,你们来自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希望你们在任期间多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如果让我查出你们其中有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那就别怪我无情,我李文渊既然能让你们坐上那个官职,也能将你们从那个官职上拉下来。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多为百姓做事,多为百姓谋福。”

那些考生见到李文渊原本就是十分的感激,毕竟若不是李文渊力排众议举办了这次相对很公正的一次科举考试,他们可能至今还没有这出任为官的机会,此时又听到李文渊训诫自己等人要多为民众做事,所说之话字里行间都是透露着对于民众的关心,心中便也是热血激荡,当即便是跪伏了下来说道:“恩师之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即便身死亦不敢僭越半步。”

李文渊对着一众考生点点头,让他们站起身来。这时,今年科考的状元上前一步,壮着胆子对李文渊说道:“可否请恩师赠我等座右铭,为官之时常伴左右,不至于忘却初心。”

李文渊被问得一怔,但随即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让他在脑海中迅速的找到的答案,稍作改换便朗声说道:“谓世间花草,余爱莲。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者,花之君子者也。望尔等虽身处官场,而不忘初心,仍持君子之礼,行君子之事。”

此时在张掖郡,李轨的军队终于是到达了城下。张掖郡守早就开得城门等候着李轨的到来,这时见李轨率兵到了城下,立刻就安排人手将事先准备好的粮食兵械一并交给了李轨。李轨大为感动,说道:“我在张掖郡有旧部无数,可是如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前来响应我的却只有你一个人啊。”

两人客套了没几句,后军斥候别来报告说张君泰的军队已经赶了上来,就在身后十几里处。李轨连忙命人将辎重物资先行运往下一个停留点敦煌郡,自己则是带着五千精兵在这里摆下阵势,准备迎击张君泰。

随后的斥候们前去侦查带回来的信息都是张君泰的军队就地扎下了大营,并没有急于进攻,那些大军仍旧停在十几里外。李轨这一路以来的疑问终于是有了答案:这正是李文渊为自己所下的驱虎吞狼之计。

随后让斥候们再前去打探情况,自己则是对张掖郡守说道:“张君泰明明有数倍于我的兵力却没有将我围歼在这里,想必是要借着我西去的机会,将整个西域的官场的清洗一遍。你作为我的心腹,一定逃不开干系,不如就此与我一同前往伊吾郡,我许你荣华富贵。”

张掖郡守说:“我早就心存死志,而且我家眷众多,一时难以收拾妥当。若是跟您一起前往伊吾郡定会拖累大军的行动,您先带着手下人马走吧,我为您再拖延张君泰军一时半日。”

李轨还要再劝张掖郡守之时,斥候们却是传回来了最新的消息:张君泰的军队在用过午饭以后,开始拔营起寨。收拾一应东西,准备继续向张掖郡靠拢。李轨听后连忙翻身上马,对着张掖郡守一抱拳说道:“今日之恩,我李轨记下了。他日若有面南称帝之时,定要厚待你的后人。”随后连忙带着军队向敦煌郡仓皇逃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