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日不落盛唐 > 第五十四章 官屯城

日不落盛唐 第五十四章 官屯城

作者:月影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59 来源:笔趣岛

李文渊见营帐内人都来的齐了,便说道:“我给诸位讲一讲关于安置流民的事情。”

李文渊用木杆指了指地上的地图上武威郡西北面一处平原说道:“这里是一处荒地平原,原是一个村落,后来村民逃荒走了,便成了无人的荒地。这里地处两河之间。土地肥沃,安置两万人屯田没有任何问题。时令也还尚可,现在就补种些粮食,在采买一部分,和一万头羊,足够应付到来年秋收了。”

薛仁越说道:“总管是想要这些流民做官屯?”

李文渊点了点头:“无论何时,手里有粮食说话才硬气。不过这些人的收成上交两成就可以,剩下的自己可以自由买卖,由仁越你组织人按照市场收粮价去采购,如果有人巧取豪夺,直接抓起来罚没百倍所得。”

薛仁越点了点头,随后李文渊又说道:“一应种田农具都有官府出面采购,先行免费发给农民,稍晚些的时候我给你一万头牛,可以贷发给需要的农民,第一年不要钱,加下来的五年之内还清贷款就可以。”

李文渊低头想了一下,接着说道:“官屯的人,遭遇病痛的时候由官府出钱五成,官屯人自己出五成。我还准备在官屯营中设立公众学堂,来年科举后择前二十录做先生,官屯人后代强制入学学习,有不从的罚没半年收成。周边县的人家也可以送孩子来上学,只收取基本的学资,学堂中午供应饭食,可能不会太好,但是会管饱。”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天生都适合学习,每个孩子都强制入学一年,学会基础的日用字以后,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或习武,由专门的军队武官教授战技,或习文,由廉政德望重的官吏教导从政,或习儒,一心研究儒学。”李文渊的思维展开就越说越多,薛仁越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逐条记录了下来,以后再慢慢思考。

最重要的是,李文渊强调道:“这些流民以后就称作官屯民,造册登记,发放每人一个的腰牌,没有腰牌不得在官屯营中买卖事物,不享受官屯民的各种优渥待遇。”

李文渊又扭头对薛仁越说道:“官府出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贪的够多了,让他们也出点钱,给自己积些阴德。这笔钱用来给官屯民们修筑房舍,每个房舍的修筑监察官员都登记好,出事了还是重罚。”

“如此一来在那里便是要形成一个两万人的聚居地,再加上他们的家眷慢慢赶来,就会成一个可能达到五万人的城镇,要委派新的官员来管理,不能一味的军管。”薛仁越说道。

“是的,要筑城墙防范突厥人,这个可以在冬天的时候修筑起来,我会让突厥人这个冬天不南侵,我们有一个冬天慢慢的修筑城墙。”李文渊点头说道。

“那这里的城名以及官员设置?”薛仁越有些激动的说道,他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设立官员的事情,心中难免有些激动。

“城名嘛,就叫官屯城。非郡非县,就是坐城。内设城主一人,主簿十人,每千人设一千长,百人推一百长,五十人推一伍长。城主,主簿由官府任命,余下的千长,百长,伍长都有民家自行推举。除去军事外,一切事物都有主簿组成的次议提出方案,再交由千长组成的主议商讨决定,若是次议提出的方案不妥,主议可以发动扩大议事,提出方案交由次议商讨决定。”李文渊说道。

“总管这是要还政于民?民众多贪小利,若是有人花重金贿赂民众呢?”薛仁越张着嘴惊异了半天,才喃喃的问道。

李文渊提出的思路在后世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在现在的天地君亲师的大环境下,无疑是爆炸性的见解。听到薛仁越的问话,李文渊笑着说道:“千长,百长,伍长都是一年一选,且无论选举还是议事,都是寡从众,若是一个人能买通所有人支持他,那也算是能耐了。更何况,你们一定要给民众说清楚,若是官员又违法之事,完全可以发动议事弹劾官吏,他们多是做过流匪的人,并没有那么怕官。只要他们敢站出来指责,就能挑动民众们一直站出来监督官吏,流水才能不腐,只有让民众来监督官吏们,才能保证尽可能的消灭贪腐之事。”

“随后这里探索出了成熟的管理体系以后,就会推广到整个西域,只是这一招拉拢民众尚可,怕是要得罪一众官员喽。可能还会有来自世家的压力。”张君泰笑着说。

“世家?这个更好办了,这里不同于中原,世家实力很薄弱,只要我们把持着军队,他们就只能规规矩矩的文斗。”李文渊笑着说。

“文斗我们更加不怕了,西域设立奢侈税,用以养兵。每拥有一名奴籍人,就要上交一石粮食。若是不想交也可以,由官府提供一石粮食作为奴籍人的赎身费,同样奴籍人要在未来各地设立的官屯中五年内还清便可成为自由身。或者参军三年也可以成为自由身,甚至若是作战勇猛还可以拔擢为军官。”

“此举一出,怕是又会凭空多出来数十万人,总管怎么解决到时候可能会出现的无田可耕的境地?”薛仁越说道。

“我有查访过,就算是贫田,水旱之时都可以产出一石有余。算作五人一户,五亩田足够一年吃食。无田可耕的人发放每年一石粮食,官府出资采购。一石粮食不算多,但是也可以保证不会饿死人。更何况我们有官屯田,可以用这里的粮食雇佣这些人或作民夫战时运输物资,闲时兴修水利抗旱。”李文渊说道。

“那这部分可能耗资巨大,官府钱财也会紧张。更何况听总管的意思是要免除了粮税?”薛仁越惊道。

“是的,减免了粮税,才能避免众多的官吏盘剥的路。所说的免税,也只是五亩及以下免税,超出五亩每年每亩上交半石的税。至于钱财问题,收回所有的井盐矿产为官用,这部分可以用来跟中原换取粮食钱财足矣。”李文渊说道:“至于世家的反抗,直接军队开路就好,民心归附之下,世家也折腾不起什么风浪。只有藏富于民,才能有资本打持久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