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日不落盛唐 > 第十九章 玄感造反

日不落盛唐 第十九章 玄感造反

作者:月影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59 来源:笔趣岛

辽东城被攻打到紧急的时候,一封奏折却是从黎阳十里加急送了过来。正是御史台的眼线发来的消息,在黎阳督运粮草的杨玄感滞运了粮草,屯兵黎阳揭竿而起了。

杨广放下奏章,看着不远处的辽东主战场,正是攻城到了关节时刻,城头防线反复易手,往往隋军刚刚占领了城头还来不及树立起隋军的军旗,就被蜂拥而至的高句丽军给赶了下去。

此次东征高句丽主要是为了一雪前耻,另一方面也是要激得山东诸地的北齐遗民站出来反对自己,自己才有理由展开大清洗,再调度自己经略多年的江南人士填充山东,最后在以第三次东征解决掉一直把持朝政的关陇贵族。所以这次东征高句丽的胜利或者失败都是无所谓的,他要的借高句丽这块砖把帝国内的不稳定逼出来。

只是没想到啊,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弘农杨家的杨玄感。此人是司徒杨素的儿子,世袭了杨素的楚国公爵位,也是杨广计划除掉家族中的一部分。杨广摇了摇头,山东诸郡的叛乱已经被压制的七七八八,那个自称知世郎的王薄也是被追的销声匿迹,窦建德困守高鸡泊,高仕达一直避战,隋军主力一直没抓到他,一但抓到便也是朝夕之间便可攻破。

杨玄感被杨广任命为黎阳督运,负责督运供给辽东的粮草。同时山东诸郡群雄揭竿而起的消息也传到了黎阳,近期黎阳也隐隐有些不稳,偶有不满的声音传来。杨玄感白天除去督运粮草,也会到各处巡视,民间因为民夫的征调也又出现荒地无人耕种的现象。

杨玄感对比听到的山东传闻,觉得颇有些相似之处,心中暗道大事可已,于是便连夜派人回到长安接来了自己的密友李密,同时暗扣应该发往辽东的粮草不发,扣押了前来催粮的粮官,又在黎阳郡外隐秘处屯兵。

李密一下了马车,就直接来到了杨玄感的住处,杨玄感对李密说:“杨广不体恤民情,强征民夫二征高句丽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我当今欲举大事,还百姓以朗朗乾坤,还请先生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

李密手一抱拳,说道:“楚公若是想要问鼎天下,我这里效仿孔明先生给您上中下三策。”

杨玄感大为好奇,问道:“先生请说这上策是为何?”

李密也不客气,走到了屋内挂着的大隋地图前,指着山东诸郡说:“上策乃是起奇兵突袭涿郡,占了辽东大军的补给之地,随后再出兵扼守临榆关。关外的大军失去了后勤补给,又有高句丽在一旁虎视眈眈,自然是不足为虑,不出半月就会军心涣散,纵使杨广有天大本事也不能驾驭着溃散的军队夺下临榆关。”

杨玄感看着地图,又问道:“先生,那中策呢?”

“中策便是效法文帝,依靠关陇贵族,占据关中,再徐徐谋得天下。皇帝杨广自以为行事隐秘,想要借高句丽之手除去北齐遗民和关陇贵族,国战之际关陇贵族还不敢不从,更何况山东氏族。现在关陇贵族之间也是颇有怨言,您若是像文帝一样许给他们一定的权力,想必他们会权力支持您的,他们的家底足够再支撑起百万大军。”李密见杨玄感不说话,便也是说出了中策。

但是说完就有些心冷了,杨玄感也并没有表现出感兴趣的一面,反而继续问自己:“先生,那请问下策呢?”

李密说道:“这下策便是攻打洛阳,以群臣和皇帝的家眷为人质,逼迫皇帝和群臣认同您的统治地位。”

杨玄感听罢后,抚掌而笑:“先生此言差矣。我听先生说了这上中下三策,便觉有些不妥,先生所言的下策才是上策。现如今群臣随皇帝杨广出征辽东,与洛阳远隔万里,群臣的家眷都留在洛阳,皇帝的家眷也在洛阳。如果我举旗反隋,却路过隋都而不攻占,却入关陇,哪里能说服世人呢?”

李密听罢,便也不再多说,心里知道杨玄感起事必然会失败,但是司徒杨素却是对自己有恩,自己不能在此刻离杨玄感而去。更何况,下策之所以为下策,是因为成功的希望没有上中两侧高,很容易陷入被动,却并不是一步死棋。

见杨玄感自己心里有了计较,李密便也不多说,告辞以后便去了屯兵所在,忙着给士兵们分发甲胄,调度军粮,训练队列,整肃军纪。别的事情一再不去插手,这也让杨玄感大为安心,撤回了在李密身边监视他的人。

杨玄感已经决定起兵,他连夜召来囤积的兵士,控制了黎阳郡,第二天在李密的提一下,召集全城百姓说道:“我身为上柱国,世袭楚国公,家资巨富,有黄金数万。至此既富且贵的地步,我还能有什么追求呢?现如今我不顾破家灭族的风险,只是为了拯救天下生灵的倒悬之急,拯救天下被暴君奴役的百姓的性命罢了!”

在李密在旁边的添油加醋下,城内百姓都群情激愤,杨玄感适时立起了募兵点,很快就募得数万人,向东都洛阳进发,杨玄感有感于之前的官场同僚之情,便给东都留守樊子盖写去书信,信中痛斥了杨广不顾民生,强征高句丽,致使百姓无家可归,荒地千里,饿殍遍地,现如今他杨玄感破家为天下苍生,希望他替东都百姓考虑,早点开城投降,免得生灵涂炭。

信送到了樊子盖手中,樊子盖看完以后哈哈大笑:“此子幼时愚钝,我曾与杨公论及,杨公曾说此子非是愚钝,是不为世人所解矣。我看这厮当真是愚钝,竟还要我开城投降他?笑话。”

这时杨广的旨意也到了,杨广告诉樊子盖说自己率军正在回来的路上,同时又命得天下兵到东都勤王,已有十数万人起兵响应,叛军不足为虑。

杨广在辽东等了一天,看到还迟迟不能夺下辽东城,又听到杨玄感率军向自己的东都进发,心里挂念皇孙杨侑,便下令召回诸将,退兵回师救援东都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