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三十七章初见骆宾王(上)

盛唐风流 第三十七章初见骆宾王(上)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4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鸿运客栈不大,就只有三进院子而已,在京师无数的客栈中,最多只能挨到中型的边罢了,可因着离尚书省近之故,生意倒是不错,尤其是值此每三年方有的大比之际,更是顾客盈门,大体上都是各地来京赴试的士子,真可谓满院书卷气,大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盛况,若是考前来此,必可听得欤迩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可如今恰值考已毕而榜未放之时,几乎所有的士子都趁机出游去了,或是寻亲访友,或是行走权贵门下,又或是出城踏春,不一而足,难得有留守之辈,或许丙四房中的那位老士子算是唯一的一个例外罢。

老士子的年龄确实不小了,两鬓斑驳,胡须半白,脸色黝黑而又憔悴,显然是个运势不佳之人,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人便是以诗才闻名天下的骆宾王——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自幼便有神童之称,二十二岁时,便曾以乡贡之身份参与京师大比,可惜名落孙山,二十五岁时,卷土重来,不料还是未能上榜,正值万念俱丧之际,得时任左仆射的长孙无忌赏识,得以入其幕僚为属官,时隔不久,便因生性耿直得罪了小人而遭构陷,所任官职被免,于回乡途中又得慕其名之道王李元庆所邀,在道王府为官三载,其后,力拒道王挽留,携家带口到了兖州,欲学其祖父耕读以自娱,怎奈书生岂是耕田辈,几经挣扎之下,不但无乐可言,更将仅有的一点微薄积蓄皆耗尽,几至“糟糠不赡,审算无资”的地步,加之老母年老多病,亟需用钱,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写信肯求昔日好友司列太常伯刘祥道代为引荐,以取得参与科举之身份,幸得刘祥道仗义奔走,骆宾王方得以“贤士”身份参与今科大比。

时运不佳,官运不佳,生活困顿,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林林种种的苦难实非常人可以承受,更别说似骆宾王这等饱学之士,然则多年的苦难却并没有改变骆宾王那刚直的性子,哪怕此番为了能筹钱帮老母治病,骆宾王不得不违心向已是高官的至交好友刘祥道求援,可一旦真得了大比之资格后,骆宾王依旧不屑去奔走权贵之门,甚至不曾动过去拜访一下刘祥道的念头,宁可坐等榜单公示,这固然是其清高个性使然,其实更多的还是囊中羞涩之故罢,此时的骆宾王别说去登权贵之门了,便是出外踏青请马车的脚力钱都力有不逮,只能是缩在客栈里,以吟诗打发时间。

“睠然怀楚奏,怅矣背泰关。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骆宾王的诗无疑是好的,只是受心境的影响,不免带有些微的消沉,这等浅吟低唱之下,更是有种凄凉之感,只是他自己却无所谓,一味沉寂在意境之中,依稀间似乎又看见了当年凄然离京时的悲怆。

“骆先生在么?”

就在骆宾王缅怀往事之际,敲门声响了起来,紧接着便传来了个问话声,那声音骆宾王倒是熟得很,除了店小二那个大嗓门之外,再无旁人。

“稍待。”

一听是店小二在叫门,骆宾王心中便不免有些子忐忑,倒不是因着诗情被打断之故,而是因他囊中羞涩,拖欠房费已有数日,此时实是怕被催逼,尽管这一向以来,店家并不曾就房费的事催促过,可骆宾王自己却深为过意不去。

“骆先生,您果然在啊,我就说了,先生是勤勉人,定是又在用功了的。”门方一开,不待骆宾王有何表示,那店小二便已嘻嘻哈哈地扯上了。

“小二哥,房费的事还请小二哥宽限几日,待发了榜,骆某定会如数纳上。”

骆宾王深恐等到店小二出言催逼时不好相看,这便紧赶着抢先开了口,满脸歉意地拱手解说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