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风月 > 第七十六章蒙尘和氏璧

盛唐风月 第七十六章蒙尘和氏璧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因是宵禁之后进了劝善坊,又找到了旅舍,因而这一夜杜士仪自然便把王维留了下来。前次因为他宿醉之后的第二天就赶去永丰里崔家赴宴,曲谱也没来得及留给王维,如今两人秉烛夜谈之际,话题须臾就从正事渐渐转到了那些风花雪月的风雅事。王维兴之所至,又唤店家送了酒来,随即讨来杜士仪的琵琶,竟是把他上次在毕国公窦宅弹过的那一首曲子又奏了一遍,除却几处无伤大雅的小错之外,余下的不差毫分,杜士仪自然不禁叹为观止。

到底是天才,和寻常人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即便如此,他仍是当场写了曲谱相送,继而又在王维的软磨硬泡下,不得已又用裴宁所教的裴家琵琶指法弹了几首其他的曲子,顺便又欣赏了王维的两首新诗,话题更是从风花雪月谈到了山河地理,印象之中仿佛还因为什么林胡之类的东西争得面红耳赤。待到两人jīng疲力竭睡了过去,已经是下半夜的事情了。这一觉杜士仪睡得昏昏沉沉,恍惚间依稀觉得有人使劲推搡自己,他才有些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

“郎君,郎君。”

看清那张圆圆的黑脸,杜士仪一下子惊醒了过来。认出是田陌的他使劲揉了揉额头,这才发现另一边的地席上,昨夜来时风度翩翩的王维正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还能听到一阵阵均匀的鼾声。想到昨夜和这家伙秉烛夜谈,后来兴之所至,又让店家送来了些酒,到最后还争了起来,他忍不住又晃了晃脑袋,这才支撑着坐起身来。

“怎么是你?十三娘和竹影呢?”

“娘子说,郎君起行在即,想去坊中佛寺上香祈福,带着竹影和店主家娘子一块随着去了,留我下来是怕郎君醒来没人伺候。”

说到这里,田陌顿了一顿,见杜士仪点点头便要起身,他连忙上前去帮着把早起竹影预备好的干净衣衫捧了出来,服侍杜士仪穿衣。然而,跟着杜家兄妹,这种随身伺候的事情他几乎没做过,这会儿笨手笨脚不提,捧着革带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直到杜士仪哑然失笑地从他手里把东西拿了过来,他方才忍不住一拍脑袋:“对了,险些都忘了。是因为外头有人急急忙忙来找郎君,我才进来的。就是那个吴九。”

听说吴九来了,杜士仪想起自己前几rì吩咐其去做的事情,当即点了点头,三下五除二系好了革带,又吩咐田陌把人带到院子里来。出门之前,他看了一眼那边厢睡得正香的王维身上还盖着一床厚厚的被子,想到自己醒来时身上也盖着被子,知道必是杜十三娘或是竹影曾经进来查看过,否则昨晚上他们醉倒之后,根本不会记得这些。若非室内烧了炭盆,又喝了那么多酒暖身,早就冻出了病来!

再次相见,吴九的脸上更多了几分恭敬。卢鸿授官送还嵩山的事情,东都上下都已经传遍了,而杜士仪那一rì在毕国公窦宅亦是大大扬名。倘若说他从前对于卖身还有些被逼无奈的感觉,可杜士仪让出大利,又从不对他颐指气使,他方才打定主意不回头时。可这些都比不上此次到东都的观感,他那些得失之心几乎都烟消云散了。此时此刻,他行过礼后,便一五一十地说起了自己跟着那端溪石工打探到的消息。

“广东端溪产好石,石工雕琢成石砚,在岭南之地,一方往往可得万钱,因而宋相国此前从广东都督任上回朝拜相,这个端溪石工杨综万想一扬端石之名,便设法跟着到了长安,后来又辗转到了东都。他想着这石砚在岭南尚且一方值万钱,到了两京,物以稀为贵,总能卖个更好的好价钱,谁知道两京之中更流行陶砚和瓷砚,再加上对于如今流行的墨丸和墨螺来说,用于石砚总觉得不趁手。而他想求宋相国为之美誉,宋相国何等清正之人,哪里肯答应。如今他只得了那一点钱,连回乡路费都不够,如今极其困窘。”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