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风月 > 第六十八章蕙质兰心崔五娘

盛唐风月 第六十八章蕙质兰心崔五娘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PS:汗,昨天大哭一场,推荐票果然多了……难不成每次都要我打滚求推荐票么-

作者的话中会有加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偌大的南市,并非只有行肆没有民宅,因而,在这样的喧闹之地营造一片宁静的清雅之地,便显得极其重要。杜士仪和崔俭玄随着那中年人穿过前边的店铺进入院子,就只见这院子遍植花草树木,竟仿佛一片花园。乍一看去仿佛有些突兀,可穿过这一片花园到了后头的小楼,他方才若有所思地暗自点头。便是那一片在闹市之中不可多得的花园,让此地显得清雅而幽静。不时传来的一二声鸟啼,更让这清净多了几分活气。

跨过门槛进门,杜士仪就闻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文翰之香。对于这样的味道,他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嵩山草堂,久久方才回神。环目四顾,只见这三间屋子并未做隔断,四周围靠墙处是高低错落有致的架子,上头摆着一方方形形sèsè的砚台,观赏选购的客人虽有几个,却并不见崔五娘和杜十三娘。还不等他发问,那中年人叫来一个从者询问了两句,随即便笑道:“二位郎君,九娘子带着那位杜小娘子上楼去看墨了。”

既然杜十三娘就在这儿,杜士仪也就并不着急,索xìng饶有兴致地一个个架子欣赏了过来。后世他也欣赏过不少私人珍藏的珍品好砚,然而此时徜徉其间,他不免大为惊叹。除却寥寥几方雕工古朴的石砚之外,这里更多的是陶砚和瓷砚。其中,一方越窑三足瓷砚sè泽青翠,釉面光滑,前头一个显然非富即贵的年轻人正摩挲着下巴仔细端详,仿佛极为意动,而一方标着虢州贡砚的陶砚面前,亦是有两个中年男子在交头接耳。

见崔俭玄已经到了一旁专设给客人休息的坐榻上盘膝坐下来等,他便招手把那中年人叫了过来,指着那一方虢州贡砚问道:“此砚几何?”

“郎君若是诚心要买,十万钱。”那中年人话一出口,见杜士仪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他便低声解释道,“不过,得对郎君说实话。说是贡砚,其实只是出自虢州,但亦是能工巧匠所制的jīng品,和真正的贡砚并不差丝毫。相形之下,那一方越窑三足砚便要稍稍便宜一些,八万钱足矣。”

“哦,那几方石砚呢?”

中年人有些诧异地扫了杜士仪一眼,这才笑着说道:“那些石砚是一个石工送来的,说是端溪砚。虽说从武德年间始有石砚,但比起陶砚瓷砚来,磨墨的时候总不免有偏好。所以送来十几方,到现在也只以两万钱的价钱卖掉了一方,乏人问津。样式粗陋,非时人所喜。”

杜士仪先是一阵诧异,可想起自己此前抄书时所用的墨丸和墨螺,一时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如今的墨除却少量坚硬如玉的之外,大多不如此后的墨块那般坚硬,而且多为圆形,所以在陶砚和瓷砚之中磨墨已经足够了,石砚沉重,再加上唐初方才开始逐渐使用,还算得上是新奇事物,自然接受程度尚未普及,更不要说贵重了。而由砚台想到墨,他便笑着说道:“那再上去看看你这儿所藏的宝墨吧。”

中年人瞅了一眼明显没兴致的崔俭玄,当即二话不说地陪着杜士仪由一旁楼梯上了二楼。这里比一楼更加雅静,四周墨香芬芳,侍婢仆媪都是在一旁墙边垂手等候,其中便有竹影。看见他时,竹影顿时眼睛大亮,三两步上前来叫了一声郎君,继而便咬着嘴唇轻声说道:“崔五娘子说是有要紧话对娘子说,都在那儿交谈好一会儿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