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四十章 上学

三国之银狐 第四十章 上学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诸葛玄按照沈晨的办法照做之后,果然安然无恙。

朱皓虽然带着刘繇的军队过来,但并没有为难他,而是与他相谈甚欢,一直到今年年初,他才离开豫章,来到荆州。

由于之前他就是刘表属吏,还出色地完成了刘表交代出使朝廷的任务,立下功劳,因此被刘表重新征辟为簿曹从事,与蒯良、邓义、刘阖几人成为了常伴刘表身边的佐吏。

很多人以为刘表身边的人应该是蔡瑁蒯越张允这些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地位要更高。

如蔡瑁现在是镇南将军军师兼南郡太守,负责的是整个南郡的军务和治理。

所以蔡瑁平时都是待在襄阳南郡太守府邸,而不是整天跟着刘表转。

还有蒯越现在是章陵太守,原来的荆州为七郡,刘表到荆州后又分南阳郡东南方一大片地区为章陵郡,治所在章陵县,就是后世湖北枣阳市南面约二十公里。

此地扼守住从南阳通往江夏的必经之路,西南面是大洪山,东北面是桐柏山,两山之间就是后世的随州市,南下可直通江汉平原绕到襄阳后方。

因此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刘表派蒯越担任章陵太守,也未尝不是因为需要他来镇守在这里,遏制住此地由北往南的交通要道。

至于张允,还在河对岸的樊城守着呢。

所以正常情况下,刘表身边并不是整天由蔡瑁蒯越张允这些人陪同,而是由州牧府邸的治中,别驾、簿曹、主簿等从事陪伴。

除了蒯良邓义刘阖诸葛玄以外,原本还有个叫韩嵩的从事中郎。

但韩嵩本来就是被刘表逼着当了官吏,这几年刘表暗中郊祀天地,有想搞个新大汉的想法,韩嵩天天劝谏他,让他不厌其烦,最终是不准韩嵩来见他,因此平日里就是这些人在身边。

今日刚好也是召开会议,最近襄阳越来越多从关中来的人口,这些流民带来的不仅是新的人丁,同时还有更加混乱的治理以及严重的治安问题。

几個人正商量办法呢,恰好邓洪来赴任,听闻诸葛玄的遭遇,刘表就看向沈晨说道:“稚子,你确实非常聪慧。”

“多谢使君夸奖,这些都是沿途走来见闻而生的感想,我还需要努力读书才行。”

沈晨回应道。

刘表抚须笑道:“稚子倒是谦虚,今日我们刚好在议论如今荆州多了十余万户流民,该如何安置的问题,稚子有什么办法没有?”

沈晨想了想道:“来的路上我与叔祖也见到了很多流民,还与他们攀谈,知道这是因为关中大乱的缘故,现在关中已经是一片狼藉,听他们说,天子欲东迁洛阳,这就说明关中已经到了几乎没法生存的地步。”

“所以我觉得既然关中已经无法生存,百姓大概率就会定居在荆州。荆州人口兴旺是一件好事,如今南阳自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后,丁口减半,荒土众多,使君可以把流民安置在南阳。”

“此时由州府出粮草辎重,先救济饥民,再让各地官府安置他们,让他们在南阳开垦荒地,屯田养民,民活则粮草更充沛,再以此养军,使君的军队也会更加强大。”

屯田?

这个计策出来,几个州府从事都纷纷对视。

他们怎么没想到屯田呢?

要知道这个办法并非曹操首创,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屯田制度。

一直到西汉的时候,这个制度被发扬光大,从汉文帝开始,就征召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去戍边种地,为边军提供粮食。

只是以前的屯田制度是为了给粮草供给困难的边境就地种粮,选择地方也往往是并州幽州西凉之地。

内地以前从未实行过这个制度,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