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二十九章 两手准备

三国之银狐 第二十九章 两手准备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接下来几日沈晨一直往太守府跑。

他与诸葛亮整日研究经典文书,讨论天文地理,经文术数。

最让沈晨惊奇的是诸葛亮对奇门八卦极感兴趣,所以他常常爱看《周易》,与沈晨讨论《易经》。

里面的卦象和阴阳万物之说令他着迷,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会推演出八阵图的原因。

除此以外,诸葛亮对图谶之术也比较感兴趣,所谓图谶之术就是观察气候变化。

从某个角度来说,图谶之术也可以理解为天气预报,研习的人能够观察到未来几天的气候变化,从而做出判断。

不过有些奇怪的是,诸葛亮好像对机关术没什么兴趣,沈晨曾经聊起发明创造,他却不为所动。

当时还以为诸葛亮喜欢搞发明创造的传闻是假的,后来仔细想想,或许是因为现在年龄比较小,又有家长束缚,所以更爱经学而不爱发明。

毕竟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搞发明创造属于《尚书》里说的“奇技淫巧”,工匠的地位也不是很高,难登大雅之堂,诸葛玄不让诸葛亮对这方面有兴趣,也很正常。

到九月初,沈晨已经在太守府住了下来,这段日子诸葛玄也常来考校诸葛亮,同时也会教授诸葛亮、沈晨、诸葛均三人经学,讲解一些儒家经典奥义。

而每次沈晨都能够举一反三,说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令诸葛玄大为惊讶。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所以邀请他住在府邸,陪伴诸葛兄弟。

在这个刘备指着院子里的大树说我以后要拿这玩意儿当伞盖,就被认为是吾家有此儿当兴。孔融把大梨给大哥吃,小梨给自己吃,就被认为是天纵之才的年代。

像沈晨这样对经文已经有自己的理解,显然已经不是一般的天才。

更何况诸葛玄还从邓洪那里了解到沈晨曾经预判了曹操的行径,就更加吃惊,觉得他未来一定能有所成就,跟诸葛亮诸葛均在一起,只会对他们有好处而无坏处。

这段时间也是沈晨与诸葛亮关系迅速增温的一段时间,两個人整天在一起研究经文,写文作赋,甚至还发明了象棋,每天下棋作趣。

又过了十多天,一直到九月中旬,邓洪总算是与一名商贾谈成了交易,坐他们的船只西去前往荆州。

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汉朝长江流域的商贸往来其实主要集中在荆州和四川之间。

荆州就是后世的湖北,九省通衢之地,再加上现在中原大乱,商人很难进行贸易活动,所以经商范围往往只集中在荆州地区。

江东在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以及北宋末年二次建炎南渡之前,都不是特别发达,人口和商贸发展都非常差。

因此从荆州和江东来往的商人其实不多。

不过不多不代表没有。

吕蒙白衣渡江就是冒充了商人偷袭荆州。

只是如今已经是深秋,马上就要初冬,这个时节要找从江东去荆州的商贾还是很困难。

好在邓洪也还算运气,有一支从四川来的船队运了一批蜀锦、木材和药材贩卖到荆州,又前往江东购置了一批江东瓷器、海盐、夜明珠,孔雀毛,犀牛角之类的特产准备回程。

路过柴桑的时候在当地停留了几天,想要购买另外一批货物。结果刚好诸葛玄给柴桑和彭泽县令发了通知,要他们留意过往商贾,这才搭上了线。

长江是不经过南昌的,但南昌却属于长江水系,赣水北上进入彭蠡泽,也就是后世的鄱阳湖,长江便贯通了整个彭蠡泽。

所以从南昌进入长江水系也非常方便,到九月下旬的时候,那位大商贾就派人顺着彭蠡泽南下,来到了南昌城外的赣水码头,船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就是普通的硬帆船,长二十多丈,宽三丈,能载二百多人。

这样的船只有十多艘,因为船舱要放货物,船下层还有几十名桨手,所以实际载人只能载一百多人,黄门亭乡老们有一千多人,需要十多艘这样的船只才能把他们运往柴桑码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