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番外三,威震漠南,控制西域

三国之银狐 番外三,威震漠南,控制西域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建兴二年一月初,马超千里奔袭襄平,襄平守将杨祚、纶直、公孙珩、韩起等人反叛,公孙渊父子被活捉。

之后城外驻扎的公孙渊大将卑衍投降,数万辽东军齐卸甲。

甚至都没有真刀真枪地打一场,汉军骑兵冬日冰天雪地,忽然杀到襄平城外,辽东就投了。

没办法,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公孙渊也是寄希望于朝廷不会在冬天对他大动干戈,想继续拖延着他被送去洛阳当猪仔圈养的时间,这才不愿挪窝。

但没想到因为杀了贾范,弄得下面一群人人心不稳,最终被纶直杨祚等人里应外合拿下。

到二月份,赵云和马超派人将公孙渊父子送往洛阳,自此辽东既平。差不多到三月份的时候,汉朝派来官员治理,天下就彻底统一。

唯一没有收复的或许就只有西域。

但西域实在太遥远,距离长安都万里之遥。现在大汉才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更需要投入时间建设和休息,而不是继续出兵,穷兵黩武。

所以朝廷也没有急着对西域动手,而是在建兴二年四月,刘禅正式迁都洛阳,全国各地派遣科举官员,开始休养生息。

彼时对于大汉来说,正是最好的休息时间。虽然正处于第二次小冰河中期,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不少。

百姓需要的是稳定的生存环境,再加上汉末动乱,打破了世家庄园体系的发展,刘备和刘禅父子致力于土地改革,打压世家豪强,还田地于百姓。

种种有利条件下,天下三千多万汉民百姓,大部分都变成了有土地的自耕农,极大地促进了封建王朝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封建王朝的经济发展顶峰是宋朝,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出现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加上手工业蓬勃发展、海上商贸通航,使得经济极为繁荣,堪称是历代封建王朝经济典范。

但它这样做牺牲的是大量无地农民,很多人无家可归,变成流民,以至于宋朝成为历代王朝里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各种正史野史杂史加起来,将近上千次。

这样畸形方式换取的经济发展过于粗暴,造成的后果就是宋朝被迫要吸纳大量流民进入厢军,使得军队战斗力低下,最终被金国消灭。

而目前大汉则没有走那么畸形的道路,主要还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然后鼓励民间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这么做经济发展虽然远远比不上宋朝,但这才是正规的方向。

就好像后世新时代,也是先发展农业,然数亿人口能够吃得起饭,才开始改革开放,大搞经济是一个道理。

于是到了建兴五年的时候,经过数年蓬勃发展,全国粮食产量每年都大幅度提升,粮价从汉末时期几千钱一石甚至上万数十万钱一石,直线下降到了一二百钱,然后到了三四十钱一石。

这还是朝廷在特意控制的结果,从民间大幅度收粮,并且适当提高了一点税收,将粮食收入各地粮仓,否则的话,就可能会一路下降到汉宣中兴时,五钱一石的情况。

五钱一石粮食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十多克铜能买到223汉斤,后世27公斤的粮食,换算一下就是后世几毛钱能买27公斤大米。

虽然生产力不同,这十多克铜价值不能完全跟后世几毛钱对等,但差别不是特别大。

所以谷价太低会伤农,朝廷就大肆收购粮食,把粮食稳定在一定程度。

有粮食之后怎么做?

搞钱!

粮食充足,人口大幅度增长。

沈晨早就进行了规划,开了地质部,大量招收地质人才,在全国各地找金矿、银矿、铜矿以及铁矿。

一代人做一代事情,现在想搞工业革命还是为时尚早,他目前也只能铺路。

因此朝廷将所有矿产收入国有,大肆开采。

由于钢铁产量大幅度提升,使得钢铁农具、工具也渐渐普及,开采效率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大汉鼓励民间发明创造,虽然高效率蒸汽机还是没有搞出来,但几年下来,还是有不少有用的发明创造报备官府,获得了专利,向全国推广。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