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7章 笮融:我笑那关羽无谋,诸葛亮少智

舍弟诸葛亮 第77章 笮融:我笑那关羽无谋,诸葛亮少智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3:0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甘都尉,快醒醒,三更天了。”

二月初三,后半夜子时末刻,甘宁满是起床气地被亲卫叫起来。

他揉了揉眼睛,总算想起昨晚睡前诸葛校尉的吩咐,忙用冷水洗了把脸,简单收拾一番,尽快抖擞起精神。

而做饭的火头军,显然比他们起得更早,或者说前半夜就没睡。甘宁营中的两千将士,才能在丑时初刻、就吃上一顿难得的加餐。

人人有鱼有蒸蛋,白米饭管够,还有芥菜叶和水苔菜作为搭配。

每屯还能分到两只半烤羊,由屯长按羊腿切开,每什分四分之一只羊,大家都能沾点肉味。

大家都知道,吃完这顿好的,后续就要挨十几天的围困,只能在庐山北峰啃冷干粮了。

尽管如此,士兵们的士气却没有低落的迹象——甘宁麾下,大多是刀头舐血求功利之人。

而诸葛亮已经摸清了这一点,也就对针对性地鼓舞,着重于钱财酒肉,这也算是他从关羽那儿学来的治军法门、现学现用了。

给这些人好吃好喝还有犒赏,还许诺表现好就可以从普通士兵升伍长、什长,大家也就乐于换个地方防守。

反正守山的难度也不比守城高。主要区别只是守山不能守久,吃喝耗尽就得等友军来解救。还有就是山上寒冷,睡帐篷也不如城里睡房子,其他则没什么差别。

“每个人都拿好自己的新军粮!这些是醋盐腌的饭团!装在鲜竹筒里、冬天放半个月也不会馊!庐山上不好打水做饭,就直接带煮熟的饭团!”

“军官们带的锅巴注意别跟潮的东西放在一起!湿掉容易馊!”

“这是腌肉干和榨菜,每人一升肉,三升榨菜,很咸。这是半个月的量,省着点吃!”

“守庐山的,每人五百钱赏钱,军中功曹会按你们每人名姓,用抽屉封存的,回来后就可以带走,或者寄给家人!每人过来在封泥上摁指印!”

两千人每人五百钱的特殊任务激励,加起来就是一百万钱。能花掉诸葛瑾从柴桑府库里搜来的四百万钱现金缴获的四分之一。

不过,相比于确保低损失打赢一场决定一郡归属的战役,这样的赏赐不算什么。该以小博大的时候,就不能抠门。

汉朝原本没有给士兵寄存财物、由营官统一管理的制度。

历史上要到唐朝,随着府兵制和募兵制并存、唐南北衙禁军的将士,才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唐.通典.兵二》)

但前几天、诸葛亮与大哥聊起跟关羽学习的治军心得时,提到了“当年段颎因为士兵随身携带的受赏财物变多,而无心再战,而不得不伪造敌袭烧毁财物”的典故。

当时诸葛瑾虽然只是随便一听,但第二天就琢磨过味儿来,找了个机会跟二弟说:“段颎当年实在太傻了,士兵赏赐多了、担心战死后便宜了别人,完全可以搞寄存制度的嘛。”

然后诸葛瑾就大笔一挥,抄了唐朝才有的“出征士兵个人财产保险箱”,每个人在封印火泥上摁手印、签押身份,用将军的信用担保。

再用一条竹片写明存储物品类别、大致描述,盖上功曹的印,然后把竹片沿着字迹对半裁开,一半交给士兵保存,就相当于“存折”了,另一半留在待取的功曹处。

又有泥指印又有存折,双保险,士兵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如果士兵死了,将军也承诺把他存下的赏赐寄给家人。如果家人就在本地,甚至是随军的,那就更方便了。

这些具体措施,未必跟后世唐朝人的手段一模一样,但没关系。

诸葛瑾多了两千年的金融工具见识,他设计出来的存折制度,肯定只会比唐朝人更好更防伪。

此法一出,当时就让所有人都惊了,包括诸葛亮,连呼“我怎么没想到,还是大哥高瞻远瞩”。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