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56章 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我说的是赵云

第(1/3)页

十一月十二,诸葛瑾回到广陵后的第四天。

广陵北城,一座原本属于袁军将领陈兰的大宅院,自两个半月前刘勋败退后,便被刘备军占据,赏赐给了军司马田豫。

如今,却被诸葛瑾买了下来,草草打扫一下、换了门楣,用于给舅舅宋信自立门户。

这座宅子,当然比刘备分给诸葛瑾的要差不少,但也算体面。

诸葛瑾要得太急,仓促间也没其他人出手。军中诸将唯有田豫年轻、在徐州没有妻小,不需要大宅子,就顺水推舟卖了。

交割之时,诸葛瑾内心也隐隐暗忖:莫非田豫借口母亲年老无人奉养、想回幽州老家的事儿,还会发生么?所以才急着卖不动产套现?

不过刘备如今的形势,可比历史同期好太多了,应该还是能劝劝的。

天下哪有为了养老就不求仕途的道理,完全可以把田豫的母亲接到南方养老嘛。

不过这事儿不是眼下该想的,诸葛瑾自己家里,一堆繁杂都还处理不清呢。

……

这天一大早,诸葛瑾亲自来舅舅的新宅帮着主持,宋信也在门口迎来送往。

宅院里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仓促草率,但绝没有一个客人会因此而看轻宋家。

宋家设的是午宴,然而才上午巳时,刘备、张飞就已经提着重礼早早来捧场了。

糜竺、陈群和那些广陵本地的大姓氏族,更是不敢落后。

这让至今还没出仕的宋信颇感局促。

他不懂官场上的事情,迎客时分不清尊卑,很是手忙脚乱。

还是诸葛瑾从旁提醒:无论客人地位,一律对等以待,做个时揖就行。

宋信这才稍稍镇定了些,趁着没客人时偷偷擦汗:“阿瑾你如今面子可真大,这广陵城里有头有脸的谁敢不来。”

诸葛瑾:“我已是朝廷诏封的校尉,这不是应该的么,以后要习惯。”

客人们很快就到齐了,也到了开宴的时候,一共摆了几十张席案(汉朝是一人一席)。

诸葛瑾回到正堂,坐到右侧主位上,宋信坐在他左边,也是面朝客人。

诸葛瑾端起酒,说了几句场面话:“多谢诸位今日光降,在下下月便要启程去豫章,勤于王事。只因家母不愿寡嫂投叔,又不愿让我牵挂。故而舍舅提议:宋家今日重新自立门户,诸位皆是见证。”

说着,诸葛瑾先喝了一盏,宋信也喝了,众宾客也都捧场。

然后又轮到宋信说话,无非是强调“家姊原先只是担心继子女年少无人抚养,才在诸葛家撑持至今,并非立志终生为君贡先生守节。

君贡先生与原配发妻早已入土为安,何况琅琊难归,将来也不愿搅扰。如今子瑜已得天子明诏封为校尉,诸葛家诸事,他定然可以撑持。”

宋信说完,也敬诸客一盏,众人陪饮,酒过二巡。

最后一巡,又回到了诸葛瑾那,他吩咐婢女当众取出数十锭马蹄金,百匹彩缎,还从刘协赏赐的那堆珠宝里,挑出三件,郑重其事宣布:

“这三件珠宝,乃此番去许都时,天子召对所赐,留给宋家,权作光耀之念。黄金三十斤,彩缎两百匹,是在下手头全部浮财。

并此前玄德公所赠三百户田庄、耕佣,今日一并转交舅父,有劳舅父替我报答多年养育之恩。也祝宋家从此开枝散叶、光耀门楣。”

说完后,交割了财物,这第三轮酒也算喝完。

堂上众宾客听完前因后果,也是各自或惊讶,或叹息,或赞赏。

叹息的是宋家丢了诸葛家那么粗一条大腿,以后要靠自己了。

但诸葛瑾毕竟慷慨,分家时把大部分家产留给继母了,自己只留了一座房子和些许日用之物,很值得彰扬。

这里有一句必须强调:整个宴席和仪式,从头到尾,宋氏都没有露过面,也完全不关宋氏将来是否改嫁的事。改嫁一词,也根本没有提起。

那些只是前些日子关起门来私聊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只是保留一种可能性、还人一个自由身。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