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唐枭 > 第二卷 祖孙藩主 第72章 首府渝州

唐枭 第二卷 祖孙藩主 第72章 首府渝州

作者:海风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1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韦扶风明白,他依赖流民为基本势力的做法,必然遭到地主豪族的敌视,这也是他对豪族做出安抚姿态的原因。

安抚的主因,不是担心渝州豪族造反,渝州豪族已然被断了爪牙,而是为了减少川南之外的豪族敌视。

韦扶风又道:“曹大人,此次夺取渝州,你的功勋最大,本军不会忘记你的功勋,做为回报,本军给你一个兵马使军职世袭。”

“下官谢大人恩赐。”曹放鹤恭敬道谢。

“不要小视了兵马使军职世袭,你的刺史官位无法传与子孙,只要本军不败,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官宦,另外你的献城功勋很大,世袭的兵马使还能够向上,只是眼下不能让血战的将官寒心。”韦扶风微笑道。

“下官明白,愿为大人忠心做事。”曹放鹤恭敬回答。

大略走游了渝中城,韦扶风很有让准岳父,搬来江城做官的念想,涪州与渝中城相比,类似长安城的大明宫与居坊府宅相比。

走游中,韦扶风吩咐州衙移回渝中城,曹放鹤是渝州的地头蛇,对于豪族知根知底,豪族有什么不轨,瞒不过曹放鹤。

另一原因,南岸城池内的建筑,虽然比渝中城简陋太多,但日后成为川南和黔中的统治中心,需要屯兵积粮,实行军管。

渝中城主要是商业,居民也固定,不适合介入添乱。

渝中城之后,韦扶风又去了江北的军城。

江北军城也不算小,相当于渝中城的三分之一,城内有居民区,立身城楼之上,可见了大片竹棚,竹棚中非常多的人在活动。

守卫军城的兵马使向韦扶风做着介绍,城外聚居五万多的流民。

因为城内无法容纳,渝中城也不许很多流民进入,能够去往南岸巴县城的流民,都是能够成为团练的家眷。

“这么多的流民,前刺史不用,也不许去往泸州,仅用稀粥圈养,确实死的不冤。”韦扶风眼睛怜悯的看着城外,内心却是有着几分喜悦。

一道军令下达,渝州的官军执行韦扶风的军令,船只运送城外的流民,分批去往南岸巴县城暂居,注意有病的暂留江北。

韦扶风任职新的巴县令,在流民中拔选认字之人和壮丁,又传令大足县那里开始扩建城池,他没有去往泸州,驻足渝州亲自规划筑城。

城池的用途是防御和居住,更具有统治的象征意义,拥有巍峨广大的城池,能够聚人气,让统治区域的人心有了尊崇的目标。

长安城,就是天下万民,认可的大唐朝廷统治中心。

渝州下辖五县,渝中城上游有江津县和万寿县,西北方向有璧山县,东南方向有南平县。

巴县最大,包括江北军城所在的东北区域,渝中城和南岸区域。

韦扶风与文武官员商议,渝中城和瓶口外的西部一带置立江城县,渝中城北边的军城及嘉陵江北部地域,置立垫江县。

巴县治下,只有了南岸巴城和地域。

泸州总兵府,都督府,转运司奉令移治巴县城。

泸县另置江阳兵府,昌州那里的兵府易名为大足兵府,兵府官员移治大足县,指挥使王泽奉令去往接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