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唐枭 > 第二卷 祖孙藩主 第34章 扶风军

唐枭 第二卷 祖孙藩主 第34章 扶风军

作者:海风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1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回去的途中,韦扶风告诉随行将士,皇帝陛下见了他很是愉悦,赐封他为扶风侯,统领的一千将士成为扶风军,算得长安城的神策军之一。

属下纷纷向韦扶风道贺,韦扶风也是欢喜,得到名正言顺的军号,统领的军力就有了大义凝聚力,有了一种无形的合法底气。

至于向皇帝说的黔州叛投南诏,用意一是提醒皇帝川南节度使的置立意义,二是转移皇帝的关注点。

三是韦扶风有心进取黔州,为日后的行事打下伏笔。

黔州在广义上是指黔中道(贵州省),狭义上是指黔中道的治所黔州。

黔中道的大半地域属于僚人,其内的大半州域只是名义上属于大唐。

事实上都是僚人族群自治,僚人族的头领是刺史(土官)。

韦扶风担心川南节度能否长存,但也展望过川南日后的发展。

如果川南能够立足长久,那就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开拓更多的疆域,获得更多的人力和财力。

有了更多的人力财力,才能与强大敌人争锋自保。

川南的头号敌人是杨守亮,事实上是大太监杨复恭,杨守亮只是杨复恭在巴蜀的势力之一。

二号敌人是王建,王建骁勇善战,声名赫赫,擅长结势壮大。

据韦扶风了解,王建的军力组成,羌人和僚人很多,一旦王建攻陷成都,下一步或许进攻川南。

三号敌人是东川节度使,川南节度使的置立,吃大亏的就是东川节度使,可谓与川南结下大仇,一旦有机会,东川节度使必然再次征战川南。

四号敌人是荆南节度使成纳,据说成纳占据荆南之后,实施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荆南没有了战乱,必然使得泸州的荆南人心思归故乡。

所以,韦扶风的扩张展望,盯向黔州和涪州(涪陵)。

涪州位于渝州的大江下游,介于渝州与忠州之间,拥有大江和乌江水道资源,原隶属于山南西道,后来划归了黔中道。

涪州很有名,巴蜀荔枝道(洋巴道)的起点,杜牧有一句诗句描述,一骑绝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讲的就是涪州的荔枝,用快马沿着荔枝道抵达汉中,由汉中走子午道抵达长安,整个路程三日,基本是跑死马的速度。

涪州的东南方向就是黔州,两州之间有涪陵江水道(乌江)通达大江。

涪州和黔州在商业和农业上,都有值得开发的巨大潜力,缺的是人力,没有人愿意与僚人族接近。

韦扶风却是觉得僚人可用,泾南兵府和蜀南兵府吸纳数千僚人。

开拓占据黔州一带,建立兵府震慑僚人族,收纳愿意务农的僚人。

进取涪州和黔州,只是韦扶风闲暇时的展望。

黔州归治大唐很久,并非僚人族做主的自治州域,朝廷也置立了黔州观察使统治。

不过黔州观察使几易其人,早已不在向朝廷上供。

假如韦扶风发兵夺取黔州,只需要向皇帝上供,就能够被皇帝认可为黔州观察使。

例如占据荆南的成纳,自诩节度使留后之名义,向皇帝上书贡赋之后,就被承认是荆南节度使。

......

回到东市货栈,韦扶风命令随他进宫的十个属下,离开长安城去往子午镇,告诉在子午镇的四百将士,日后要自称扶风军。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