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四十五章 厚积薄发

帝国风云 第四十五章 厚积薄发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日俄战争的祸根已经埋下,却不会立即爆发。

虽然没能如愿以偿的占领辽东半岛与台湾,但是日本依然在甲午战争中获益良多,需要时间消化战争红利。俄国是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不但有强大的陆军,还有名列世界第二的海军。日本要想挑战俄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更需要争取像英国、美国这样的潜在盟友。

对俄国来说,也是一样。

虽然包括沙皇在内的俄国统治阶层中,没有一个人瞧得起日本,俄国的军事实力也足够强大,但是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前,俄国欠缺在远东地区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基础,也就没有足够的把握击败日本。

在很多人看来,这场战争要到一九零五年之后才会爆发。

原因很简单,西伯利亚大铁路预计在一九零五年通车。

按照很多人的判断,日本没有胆量主动挑战俄国,将由俄国在适当的时候发动战争,因此俄国会选择在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之后,也就是能够便捷的向远东地区派遣军队之后,再出手收拾日本。

显然,冯承乾并不这么看。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主动挑起战争的不是俄国,而是日本,而且日本把发动战争的时间选择在了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之前。

关键在于,日本有没有主动挑战俄国的胆量。

冯承乾非常清楚,被军国主义思想控制了的日本人,没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别说腐朽的沙俄,就算是如日中天的美国,也敢前去挑衅。

在冯承乾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机会。

年底,冯承乾向德皇提交了经过修改的帝国海军造舰计划。

此时,帝国宰相俾斯麦已经过世,腓特烈三世亲自操办了俾斯麦的葬礼,还追认俾斯麦为帝国元勋,授予俾斯麦的子嗣世袭爵位。只是腓特烈三世没有立即任命新的宰相,而是虚位以待。

冯承乾没有接受腓特烈三世的任命,继续担任帝国海军战争大臣。

在俾斯麦之后,腓特烈三世任命奥托-冯-卡普里维为帝国代首相,暂行首相职权,主管帝国大小政务。

这个任命非常明智。

虽然卡普里维也是军人出身,还是退役陆军少将,但是与俾斯麦相比,卡普里维更加温和,更善于解决国内矛盾。腓特烈三世让卡普里维执掌大权,就是希望由他来解决日益突出的内部矛盾,特别是传统实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帝国的内部稳定,增强发展势头。

更重要的是,卡普里维的影响力远不及俾斯麦。

说得直接一点,由卡普里维担任代首相,等于让腓特烈三世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能够更加直接的掌管政务。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