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嫁表哥 > 第76章 结局

嫁表哥 第76章 结局

作者:苏幕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3:1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一连几天,秦禹都有些郁郁寡欢,他开始避着丫鬟瑞儿了,平常有事也尽量找喜儿,此时他才发现瑞儿比喜儿容貌好很多,人也更活泼一些。

不过他不知道为什么姚望男会往那上面想,以及她似乎也不太在意。

姚望男之前还犹豫,拖着没回洛阳,待元宵过后,却一声不吭就走了。

以前两人也不住一起,但她不见了人,他只觉得心里更空。

正月过去,姚望男还没回,大哥秦谏就回了,某日午后,突然让人来叫他过去一趟。

秦禹到绿影园,应该说是原先的绿影园,现在园中早已没了竹子,虽是二月,却也开着紫玉兰和早樱,到了春夏,更是姹紫嫣红、百花争妍,和“绿影”二字再没什么关系。

绿影园的牌子也早就摘了,但还没放上新的牌子,大哥说等表姐过来了让她亲自取名,亲自题匾额。

他看着这园景,想到以后表姐就过来了,不觉心中惬意,进入屋中。

秦谏现在都在这里起居,看见他,没马上让他在明间就坐,而是指指次间,让他去次间坐榻上,这才让人上茶,又让人带上门。

秦禹不明所以,不知道大哥弄这么隐秘是要做什么。

秦谏在他对面坐下,开门见山问:“听说你和弟妹并不同房?”

秦禹一口茶没咽下去,差点呛道。

自己用帕子擦了擦,才马上道:“没有的事。”

秦谏一笑:“果然是老练了,说谎都如此信手拈来。”

秦禹不由就尴尬起来,微低了头去,小声道:“没……没说谎。”

秦谏道:“张妈告诉我的,她说如今母亲不在了,二婶到底是二婶,管不了这边的事,她又是个下人,只能同我说一说,问你到底是什么回事,若让你母亲泉下有知,还不知怎么着急伤心呢。”

秦禹这会儿知道大哥不是诳他,是真的知道。

以前他与大哥不怎么说话,但现在母亲去了,赫然发现身边最亲近之人还就是大哥。

他没回话,秦谏自己问:“她不让你碰?”

秦禹连忙否认:“不是,她没有。”

“那是你不想碰她?”

“我……”秦禹不知怎么回。

秦谏又问:“总有人不愿意吧,还是说你们都不愿意?那当初成什么婚,拜什么堂呢?”

秦禹回道:“她是被逼的,母亲有意找的她家里人,没问过她就将婚事定下来,又仓促成亲,她原本是想逃婚的。”

“所以是你觉得她不会愿意,就不和她同房……你们不会现在还没圆房吧?”秦谏问。

秦禹低下头,尴尬得没回话,却也是默认。

秦谏道:“她不愿意,但也嫁进来了,也好好待在咱们家中,没有再试图离开,上次见到我她还叫了我一声大哥呢。人家现在就是你妻子,你这样又是什么意思?”

秦禹低落道:“那只是暂时的,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和离。”

秦谏看他一眼:“我看你就是在说笑。”

他立刻道:“不是说笑,她是这样想,我也真心想成全她。”

“她说她是这样想?她如果这样想,当初就不会嫁进来。”秦谏道:“你觉得和离是那么容易的事?真和离了,她又怎么办?你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对她好,将日子好好过,让她知道她虽是被逼的,但你是个好丈夫,她没嫁错。”

秦禹茫然地看向他:“是这样吗?”

秦谏轻哼道:“你想想,她是在你最见不得人的时候嫁给你的,那时你半边脸都不能看,连府上下人都怕见你,还有人传说你是煞星转世,所以才被天打雷劈,说母

亲就是被你克死的,你心里可清楚?”

秦谏低下头去,手将面前茶盏越握越紧。

秦谏放轻了语气,继续道:“现在你脸上的伤痕淡去,事情也平息了,你却要同她和离,这算什么,负心绝情抛弃发妻么?说不定别人还要猜测,她是因不能生养才被你强行和离。”

秦禹立刻抬头,否认道:“绝不是这样!”

“可你做出的事,却会这样。”秦谏道。

秦禹看向他,为难道,“我就是怕她不喜欢,怕冒犯她。”

“你不试过,又怎么知道她不喜欢?”秦谏反问,“至少你可以告诉她,你是想好好对她,好好和她过日子的,她欢喜最好,她不欢喜你就等着她,等她欢喜的那天,我不信她和你一样呆,竟还想着和离。”

秦禹这会儿突然发现大哥确实比自己有勇气。

表姐也是一定要和离的,都去江州了,他还能将表姐追回来,让表姐回心转意,可见大哥教的一定可行,就算他怕她不喜,也要试一试。

他点点头,答应下来,让秦谏先不要声张,也绝不要让父亲知道。

几天后,姚望男就从洛阳回来。

她是大方爽朗的性子,这一趟从洛阳带回了许多好东西,姚家的瓷器,江南的胭脂,东海的海货等等,全拿着给婶婶妯娌分发,哄得二婶三婶都十分欢喜。

她却没给秦禹,秦禹心中不免落寞,先前打算好等她回来就和她说,现在见她这样,又开始打退堂鼓。

直到入夜,他早早回房,也听见她那边整理完,丫鬟都退出去,是时候找她了。

但他坐在书桌旁,犹豫,纠结,好几次起身又坐下,不知道怎么开口,总觉得去了就是想圆房的意思,又怕太唐突。

可一直这样下去的确不行,现在是大哥知道了,以后父亲知道还不知会怎样……

就在他再一次作好决定起身时,一抬眼,却见到姚望男站在隔间门口,一动不动看着他。

他惊了一下,忘了说话。

姚望男靠在门边道:“你没睡的话,我想和你谈谈。”

秦禹没想到她会来找自己,也完全想不到她有什么话要和自己说。

愣了半天他才道:“你……你说。”

姚望男说道:“去我那边吧,你这儿冷。”

他这里已经撤了碳火,她那边还燃着。

他从椅上起身,她转身回去。

等到她卧房,她到床边坐下,秦禹端正坐旁边的椅子上。

姚望男看向他道:“我们这夫妻关系,你怎么想的?”

他还没想好怎么回,她便接着道:“我回去被我娘说了,说我没事干,不好好过日子,一个人跑娘家去,让以后要是没带着姑爷,就不必回去了。”

“那下次我……”顿了一会儿他才道:“和你一起回去。”

姚望男抿抿唇,露出几分高兴来:“这可是你说的。”

“嗯。”

姚望男又道:“所以你怎么想的?你后悔没拗过你母亲,成了这婚,打算着以后找机会和离?”

这些话他早已想过无数遍,只是现在换了她主动,他便很快回:“对我来说自然没有,我是知道你不愿意。”

姚望男却立刻怒道:“我不愿意那是因为你们侯府太欺负人,想轻视就轻视,想娶就娶,当我是阿猫阿狗!”

秦禹也知道母亲当初做得狠厉绝情,回道:“对不起,母亲一辈子强硬惯了,到最后也是为了我,一切都怪我。”

姚望男道:“我也没怪你,我只是……”

她叹了一声气,秦禹道:“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我说要和离是想找机会弥补,但大哥和我说和离不是什么好办法,于你于我都不好,不如好好过,做一个好丈夫。”

“你和你大哥说起这个了?”姚望男问。

秦禹解释道:“是大哥主动问我。”

姚望男猜测,他们分房睡的事只是长辈不知道而已,下面丫鬟婆子再清楚不过,秦谏知道也是早晚的事。

她略有些别扭道:“我没有不喜欢你,我觉得你还不错。”

秦禹蓦地看向她,见她偏着头看着别处,没与他对视,想了一会儿,他说道:“我母亲会对你不敬,是因为那时她在给我议亲,我和她说我不愿意,我想娶的是你,她才会……”

这么久以来,他从来没有正面表达过事情的起因是他先对她动心。他继续道:“我这辈子多半没什么出息了,就是打理族中事务,拿些月例钱罢了,但我会好好做这个丈夫,你说的瑞儿什么的,没有那回事,我不会那样。你想回洛阳,我就陪你回去,你要打理那些铺子,你就去打理,总之你按你喜欢的样子过,我虽说愿意为了你和离,但你如果不想,我更欢喜,更愿意。”

“那行啊,谁没事想和离啊!”姚望男一副大方的模样,顺口道。

秦禹不由笑了出来,随后想起什么来,又问她:“那你是被逼的吗?因为无路可走。”

姚望男又露出几分别扭来:“为什么你总要这么问?”她撇嘴道:“我说了是因为你们家欺负人啊!谁愿意被按着头罚酒?”

秦禹连忙解释:“但你之前说过,对我没有任何想法,如果不是因为表姐,不会和我多说半句话。”

姚望男深吸一口气:“你可是侯府公子,我是什么?我能对你有什么想法?”

说完又委屈嘀咕道:“没想法就被敲打了,有想法还不知会怎样呢!”

秦禹立刻到她身旁,在床边坐下,停了停,突然拉住她的手:“对不起,我替我母亲道歉,但如今……我感激你愿意和我一起。”

姚望男没想到他会突然过来,觉得他虽清瘦,手劲却不小。

她有些脸热,不由低下头去。

秦禹迟迟没放开她的手。此时此境,似乎他就不该再回到自己那边去,但巨大的惊喜前,又有些不敢相信。

他倾身靠近她,她突然开口:“等一等,我——”

“我不是不愿意,是今天才回来,有点累……我听说那个……不是什么好事,特别疼,所以我想先休息一天再说。”她说,然后认真地看向他,以示真诚。

秦禹笑了,轻声道:“好。”

待要起身离开,又忍不住问:“那可以我今晚在这边睡吗?我……不做什么。”

姚望男想了想,同意了,毕竟两人已经说好了。

等到第二天她才陡然惊觉,这人看着老实,其实蔫坏!

……

秦谏回京没多久,一首诗在江南传开,是程瑾知写的,名为《寄秦郎》,写的就是两人在江州错过,她回来,他已离开的怅然愁绪。

秦谏见到诗,回了一首长诗,题名竟是直白的《瑾知》,从两人相识,到含恨分离,到再次交心却已姻缘不再,足足一百五十句的长诗,堪称缠绵悱恻,荡气回肠。

秦谏

本身是自小的神童兼状元,曾经做过重臣,现在却因意外失了前程,迎娶多才美貌的表妹,又迅速和离……大起大落的人生加诗中之文辞华丽而情致哀婉,让这故事、这诗迅速在京城传开,乃至与那首《寄秦郎》都被编了曲,成为秦楼楚馆弹唱的热门曲目。

如此一来,无论秦家还是程家,都不会有人上门说亲了,毕竟两人思念到了这地步,程惟简竟成了那个棒打鸳鸯的人。

秦谏趁这机会,再一次前去程家别院拜访、送礼,表决心,终于让程惟简松口。

秦谏的确暂时没了官职,但他年轻,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他日做个七八品官应该是可以的,加上秦家的侯爵,其实也依然不差。

最主要是这么一搞,女儿也只能再嫁他了。

程惟简一点头,秦谏一天不等,马上到洛阳提亲,也就将亲事定了下来。

秦谏的意思,自然是越快成婚越好,程家便开始摆架子,秦谏于是开始伏低做小,一边频繁送节礼,一边和程家谈聘礼,大笔绸缎田庄往上面加。

这聘礼单子传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从书画院请辞,回到洛阳来。

她回来时正是盛夏,秦谏一听她回来,马上就从京城过来,当下又不是什么年节,只好拖了批布料过来,说是绸料轻薄,给程家人做夏衣,属于有事没事过来跑一趟,却都不空着手。

与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机会,请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两人坐上后院的凉亭,才相视一笑,程瑾知和他道:“这么热,来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谏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识往周围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这才安了心,没抽回手。

秦谏说道:“你回来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吗?”

“还好,那几天正好阴凉一些。”

他问:“怎么就突然回来了?书画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礼上写那么多东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没俸禄了,只靠公中发那么一点月银,要用钱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时候花我嫁妆度日。”

按习俗,女方给的嫁妆是专给新娘子的傍身钱,要体面的夫家不会动;而聘礼则是男方给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谏好似疯了一样的砸钱,程瑾知实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谏好,程家也不差钱。

听她这样说,秦谏笑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落魄,我母亲还留有钱财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吗?”程瑾知说。

秦谏看着她,认真道:“真穷成那样了,我也还是可以做官的,能挣一点是一点。”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闲散度日的官职非他所愿,他心气儿高,不在意那点钱,也不在意那点官职,宁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说得勉强,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着点花就行了。”

秦谏温声道:“娶妻不同,这是大事,以后再节省。”

这时一阵清嗓子的声音传来,两人一抬头,见程夫人往这边过来。

程瑾知连忙将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与程瑾知容貌相似,温婉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来:“穆言,她大伯问你有没有空呢,要请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经从远处过来,秦谏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说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丝。

程瑾知说:“我待会儿去给你安排床铺。”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听出了她话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还有时间。

于是他笑笑,道了声“好”,离去了。

程夫人将两人的眉来眼去看在眼里。

没想到曾经闹到和离的两个人,现在竟然腻歪起来了,她叹一声气,坐到亭中道:“你们这,分分合合,闹得像过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虽然是反复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虑,不是过家家。”

程夫人问:“深思熟虑,这次是想好了吗?后面不会觉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现在,这是我最想做的选择。”

程夫人发现女儿温和的外表下有一颗叛逆的心。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她执意不回秦家开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离,拒绝了一次又一次亲事,又突然跑去岳阳,最后还是选择秦家这个表哥。

每一次的决定都如此大胆,不顾一切。

或许她一早便是这样的,因为察觉秦穆言对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惩罚,让她暂时收敛了。

秦夫人担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过,如今没了你姑母,也没人能护着你,那公中的钥匙在他二婶身上,估计是轻易不会拿出来的,还不知你后面能怎么办。”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让她拿着,我想过了,我也不是非要掌着那权力不可,反而清闲许多,往后我就作作诗,写写字,也不错。”

“你这样想?可你毕竟是长房长媳啊。”程夫人叹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当家主母,不当家有不当家的好,我写字还会更开心。”

程夫人不是强劝人的人,只好说道:“那就趁这机会早些生几个孩子,好好抚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着极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亲有母亲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着母亲,的确是母亲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会走进京城的书画院,会与宫中那位学生相见,她也想成为母亲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会生,也会好好抚育的,表哥他闲着呢,他是状元,就让他教读书好了。”

程夫人听她这样说,想到没了那高官厚禄,就这样闲赋在家确实也有好处,也就不会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故事了。

两日后,秦谏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点回,而是婚期终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过两个月,他不得不早点回去准备。

待到八月,秦谏提前五六日从京城出发,在洛阳城中住了两夜,到嫁期,亲自上门迎娶。

这对路途遥远的姻亲来说实属罕见,但亲友都知晓两人那两首诗,也不觉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难舍难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总算到婚期,这才拜堂行礼。

直到进入洞房,揭开盖头,秦谏看着面前的新娘子,觉得她恍如四年前刚嫁他的模样,又觉得似乎变了模样。

这一次与之前是同样的礼节,撒帐,结发,合卺酒等等,以前觉得繁文缛节,现在却觉得样样都有深意,都是好彩头,他做得格外虔诚。

等到新房中的礼节结束,秦谏去前面宴宾客了,他坐在床边和她轻声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来,你在房中休息,吃点东西,不要饿着了。”

程瑾知笑着点头。

他一走,秦家婶娘媳妇便凑了过来,有作妇人打扮的秦琴,还有秦奕家的新媳妇,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亲自拿了饴糖果子给众人发放。

再一抬眼,便见到门外站着个人,她怔了一下才认出来,这是谢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个头。

她早已知晓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进士,原本还与谢家姑姑住在秦家,两个月前却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过来,应当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进来,男人不会进来,此时四目相对,他朝她深深弯腰行了一礼。

程瑾知朝他点头,他抬首,退到院中,转身离去。

她看着他,总觉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别的意思,但他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个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会和他有太多接触了。

屋中还忙,她马上收回目光,与婶娘们说笑。

新房中热闹了一会儿,众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离去。

然后她就去卸妆沐浴,才从浴房出来,秦谏就回来了。

见她擦着头发,他看着她道:“这么快就卸了妆,我还没看够呢。”

暮烟晓雾这些丫鬟还在旁边,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让她们下去。

而后才道:“说话注意点,还有人呢。”

秦谏坐到她身边,上来就朝她唇上亲了一口:“我已经很注意了。”

所以才没有上来就亲上去。

推开他:“一身酒味。”

“那我现在去沐浴?”他说,又看她两眼,随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来,与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准备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该做的事了,但到了这时候反而没那么着急,更想说说话。

他将她抱住,许久才道:“那些词真好,喜联上、撒帐词上那些话,什么喜结良缘,比翼双飞,百年好合……别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说这些祝词,我一高兴,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怀中笑:“那你不要过洞房花烛夜了?”

他松开她,看着她道:“那倒也没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说。

今日婚宴盛大,样样没有减省,两处婚宴都是他出的钱,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个人,老侯爷年纪大了,近来身体也不好,不会管这些事,公中自然不会给他出钱,都是他自己的钱。

公主婆婆给他留的私产估计被消耗了好多。

秦谏大约能猜到她说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辉煌时离开我,在我一无所有时嫁给我。”

“怎么一无所有,这不是有个如意郎君吗?”她点着他下巴说。

他笑了,发现她示爱起来,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亲上去,却突然想起还有一事没办,便拉着她到书桌前,自己已经开始铺开纸,磨起墨。

“这里的样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给它取个名字。”他说。

程瑾知问:“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让你取吗?”

她想了想,写下三个大字:问心园。

“每日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这么个意思,你觉得行吗?”她问。

秦谏回道:“我觉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诉我,夫人这双写字的手真美,我想让它摸摸我。”

她被他说得又是含羞,又是带笑,下一刻他便将她横抱起。

……

五年间,两人生育一儿一女,秦谏因闲赋在家,的确花了大量时间教养两个孩子,使得两个孩子从小背得一口好诗,长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书法又有所成,几年间声名早已盖过夫君,人称“程夫人”,秦谏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驾崩。

新君便是当初的九皇子周熙,为人的确聪慧睿智,若说前太子周显是“仁”,而他则是“明”。

新皇后与其年龄虽相仿,但论起辈分来却小一辈,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经的学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钦点了秦谏入户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户部侍郎,顿时震惊朝野,毕竟这已是许多人穷尽一生的顶峰。

有人说新君不计前嫌,任人唯贤,是为明君。

也有人说,八成是听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为皇后与程夫人交好,最喜欢程夫人的字。

还有人说不是这样的,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谏是旧太子的人,又与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终有隔阂,互不信任,难成大事;但先帝先将其打压,使其落到绝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谏便与旧主再无关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对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贤,龙虎风云。

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问心园的花长得攀过了院墙,程瑾知一边修剪着花枝,一边看着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这两个小淘气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无番外

这聘礼单子传到江州,程瑾知坐不住了,从书画院请辞,回到洛阳来。

她回来时正是盛夏,秦谏一听她回来,马上就从京城过来,当下又不是什么年节,只好拖了批布料过来,说是绸料轻薄,给程家人做夏衣,属于有事没事过来跑一趟,却都不空着手。

与程家叔伯寒暄了一番,程瑾知才找到机会,请他到后院坐下喝茶。

直到两人坐上后院的凉亭,才相视一笑,程瑾知和他道:“这么热,来做什么,路上都要中暑。”

秦谏在桌子底下拉住她的手,她下意识往周围看去,又想到看到就看到,不必在意,这才安了心,没抽回手。

秦谏说道:“你回来了,我怎么能忍得住?路上累吗?”

“还好,那几天正好阴凉一些。”

他问:“怎么就突然回来了?书画院再不去了?”

程瑾知瞪他道:“你把聘礼上写那么多东西,好像家都快搬空了,你后面没俸禄了,只靠公中发那么一点月银,要用钱的地方多得是。我可不想到时候花我嫁妆度日。”

按习俗,女方给的嫁妆是专给新娘子的傍身钱,要体面的夫家不会动;而聘礼则是男方给女方父母的,不必拿回去,秦谏好似疯了一样的砸钱,程瑾知实在忍不住了,哥哥前程可比秦谏好,程家也不差钱。

听她这样说,秦谏笑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落魄,我母亲还留有钱财呢。”

“那也不能坐吃山空啊,以后不得嫁女娶媳吗?”程瑾知说。

秦谏看着她,认真道:“真穷成那样了,我也还是可以做官的,能挣一点是一点。”

程瑾知明白,做那些闲散度日的官职非他所愿,他心气儿高,不在意那点钱,也不在意那点官职,宁愿什么都不做。

知道他说得勉强,她另一只手也握住他,和他道:“你省着点花就行了。”

秦谏温声道:“娶妻不同,这是大事,以后再节省。”

这时一阵清嗓子的声音传来,两人一抬头,见程夫人往这边过来。

程瑾知连忙将手抽出,坐端正。

程夫人与程瑾知容貌相似,温婉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来:“穆言,她大伯问你有没有空呢,要请你喝酒。”

程家大伯已经从远处过来,秦谏站起身,朝程夫人道:“那我先去了。”说完,看向程瑾知,眼含情丝。

程瑾知说:“我待会儿去给你安排床铺。”

她看出了他眼中的不舍,而他也听出了她话里的安慰:反正不是今天走,后面还有时间。

于是他笑笑,道了声“好”,离去了。

程夫人将两人的眉来眼去看在眼里。

没想到曾经闹到和离的两个人,现在竟然腻歪起来了,她叹一声气,坐到亭中道:“你们这,分分合合,闹得像过家家似的。”

程瑾知回答:“虽然是反复了,但每一次也是深思熟虑,不是过家家。”

程夫人问:“深思熟虑,这次是想好了吗?后面不会觉得后悔了?”

程瑾知想了想:“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只是现在,这是我最想做的选择。”

程夫人发现女儿温和的外表下有一颗叛逆的心。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她执意不回秦家开始。

然后要去江州,要和离,拒绝了一次又一次亲事,又突然跑去岳阳,最后还是选择秦家这个表哥。

每一次的决定都如此大胆,不顾一切。

或许她一早便是这样的,因为察觉秦穆言对这婚事不敬,就要退婚,是因那一次惩罚,让她暂时收敛了。

秦夫人担心道:“已是如此,你去了就好好过,如今没了你姑母,也没人能护着你,那公中的钥匙在他二婶身上,估计是轻易不会拿出来的,还不知你后面能怎么办。”

程瑾知回道:“那就先让她拿着,我想过了,我也不是非要掌着那权力不可,反而清闲许多,往后我就作作诗,写写字,也不错。”

“你这样想?可你毕竟是长房长媳啊。”程夫人叹息。

程瑾知笑道:“也不一定嫁人了就要做当家主母,不当家有不当家的好,我写字还会更开心。”

程夫人不是强劝人的人,只好说道:“那就趁这机会早些生几个孩子,好好抚育成人,孩子便是你后面的依仗。”

程瑾知抱着极大的雄心,她想自己成为自己的依仗,但她知道,母亲有母亲的路——哥哥如今出息了,他向着母亲,的确是母亲的依仗。

而她,她去了京城,会走进京城的书画院,会与宫中那位学生相见,她也想成为母亲的依仗。

她只是笑道:“孩子会生,也会好好抚育的,表哥他闲着呢,他是状元,就让他教读书好了。”

程夫人听她这样说,想到没了那高官厚禄,就这样闲赋在家确实也有好处,也就不会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故事了。

两日后,秦谏回了京城。

不是他想早点回,而是婚期终于敲定了,八月十六,中秋后一天,余下不过两个月,他不得不早点回去准备。

待到八月,秦谏提前五六日从京城出发,在洛阳城中住了两夜,到嫁期,亲自上门迎娶。

这对路途遥远的姻亲来说实属罕见,但亲友都知晓两人那两首诗,也不觉得奇怪了,只道是郎情妾意,难舍难分。

路上走了四天,到京城,又等了一天,总算到婚期,这才拜堂行礼。

直到进入洞房,揭开盖头,秦谏看着面前的新娘子,觉得她恍如四年前刚嫁他的模样,又觉得似乎变了模样。

这一次与之前是同样的礼节,撒帐,结发,合卺酒等等,以前觉得繁文缛节,现在却觉得样样都有深意,都是好彩头,他做得格外虔诚。

等到新房中的礼节结束,秦谏去前面宴宾客了,他坐在床边和她轻声道:“我去了,晚一些才回来,你在房中休息,吃点东西,不要饿着了。”

程瑾知笑着点头。

他一走,秦家婶娘媳妇便凑了过来,有作妇人打扮的秦琴,还有秦奕家的新媳妇,自然也有姚望男,程瑾知亲自拿了饴糖果子给众人发放。

再一抬眼,便见到门外站着个人,她怔了一下才认出来,这是谢思衡,竟比以往高了一个头。

她早已知晓他的消息,于去年中了进士,原本还与谢家姑姑住在秦家,两个月前却突然搬了出去。

今日过来,应当只是赴喜宴。

新房里面一般只有女人进来,男人不会进来,此时四目相对,他朝她深深弯腰行了一礼。

程瑾知朝他点头,他抬首,退到院中,转身离去。

她看着他,总觉得他眼里似乎有些别的意思,但他这么高了,已不再是少年,而是一个成年的男子,又不在秦府,她似乎再也不会和他有太多接触了。

屋中还忙,她马上收回目光,与婶娘们说笑。

新房中热闹了一会儿,众人散去,只有姚望男留下,姚望男陪她在新房待了半日,待到傍晚才离去。

然后她就去卸妆沐浴,才从浴房出来,秦谏就回来了。

见她擦着头发,他看着她道:“这么快就卸了妆,我还没看够呢。”

暮烟晓雾这些丫鬟还在旁边,程瑾知不好意思了,先让她们下去。

而后才道:“说话注意点,还有人呢。”

秦谏坐到她身边,上来就朝她唇上亲了一口:“我已经很注意了。”

所以才没有上来就亲上去。

推开他:“一身酒味。”

“那我现在去沐浴?”他说,又看她两眼,随后干脆地起身,去往浴房。

他沐浴比她快,很快就回来,与她一起坐到了床上。

一切都准备好,好像可以做洞房该做的事了,但到了这时候反而没那么着急,更想说说话。

他将她抱住,许久才道:“那些词真好,喜联上、撒帐词上那些话,什么喜结良缘,比翼双飞,百年好合……别人同我喝酒也和我说这些祝词,我一高兴,喝了不少酒。”

程瑾知在他怀中笑:“那你不要过洞房花烛夜了?”

他松开她,看着她道:“那倒也没到那份上,我又不是傻。”

“我看你挺傻的。”她说。

今日婚宴盛大,样样没有减省,两处婚宴都是他出的钱,第二次成婚,又是同一个人,老侯爷年纪大了,近来身体也不好,不会管这些事,公中自然不会给他出钱,都是他自己的钱。

公主婆婆给他留的私产估计被消耗了好多。

秦谏大约能猜到她说的什么,回道:“你也傻,在我最辉煌时离开我,在我一无所有时嫁给我。”

“怎么一无所有,这不是有个如意郎君吗?”她点着他下巴说。

他笑了,发现她示爱起来,倒也并不含蓄。

正想亲上去,却突然想起还有一事没办,便拉着她到书桌前,自己已经开始铺开纸,磨起墨。

“这里的样子你看到了,以前的牌子摘了,你给它取个名字。”他说。

程瑾知问:“你想叫什么名字?”

他回:“不是让你取吗?”

她想了想,写下三个大字:问心园。

“每日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想要的去做。就这么个意思,你觉得行吗?”她问。

秦谏回道:“我觉得很行。正好我心里告诉我,夫人这双写字的手真美,我想让它摸摸我。”

她被他说得又是含羞,又是带笑,下一刻他便将她横抱起。

……

五年间,两人生育一儿一女,秦谏因闲赋在家,的确花了大量时间教养两个孩子,使得两个孩子从小背得一口好诗,长女更是出口成章。

至于程瑾知,书法又有所成,几年间声名早已盖过夫君,人称“程夫人”,秦谏果然成了“程夫人她夫君”。

直到五年后,皇上驾崩。

新君便是当初的九皇子周熙,为人的确聪慧睿智,若说前太子周显是“仁”,而他则是“明”。

新皇后与其年龄虽相仿,但论起辈分来却小一辈,是新君的表侄女,也是程瑾知曾经的学生。

新君登基一年后,便钦点了秦谏入户部,一入朝便是正四品的户部侍郎,顿时震惊朝野,毕竟这已是许多人穷尽一生的顶峰。

有人说新君不计前嫌,任人唯贤,是为明君。

也有人说,八成是听了皇后求情,才提拔了秦家,因为皇后与程夫人交好,最喜欢程夫人的字。

还有人说不是这样的,这步棋早在八年前就被先帝安排好了,秦谏是旧太子的人,又与新太子有仇,一旦新太子登基,君臣始终有隔阂,互不信任,难成大事;但先帝先将其打压,使其落到绝境,待到新帝登基,一力提拔,如此秦谏便与旧主再无关系,成了新帝的嫡系,必定对新帝感恩戴德,此后便是君圣臣贤,龙虎风云。

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耐得住八年的寂寞,才有今日的平步青云。

问心园的花长得攀过了院墙,程瑾知一边修剪着花枝,一边看着院中玩耍的孩子,心想夫君升官了,也忙了,以后这两个小淘气八成是要自己管了。

——全文完,无番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