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痕语者 > 第103章 光在低处

痕语者 第103章 光在低处

作者:风痕雪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9: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第三日的风,比前两日更加干燥,裹挟着戈壁滩上最细微的沙砾,无孔不入地钻进西部刑侦技术支援中心的每一条缝隙。

宋昭的办公室就是其中一条。

墙壁是八十年代的浅绿色,已经泛黄,角落里一台老旧的离心机机箱上积着一层薄灰,散热风扇发出老年人喘息般的噪音。

这便是省厅调来的“专家”的新阵地。

与他一同被分配到办公室的,还有两名本地轮训的年轻民警,一个叫巴图,身材壮硕,眼神里透着草原人的直率与审视;另一个叫李响,戴着眼镜,显得文气一些,但始终与宋昭保持着三步以上的距离。

他们对这个空降而来的“专家”的称呼,客气而疏远,像是在打量一件来路不明的精密仪器,不知其用途,更不知其脾性。

上午九点的案情会,气氛沉闷得像窗外的天空。

投影仪投出的光束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显得浑浊不堪。

一连串的盗窃、斗殴案被快速过了一遍,直到最后,支队长周立国清了清嗓子,用不带什么温度的语调说:“最后一个,喀萨克牧区报上来的一起死亡事件。死者阿合买提,六十八岁,维吾尔族牧民。前天下午被邻居发现在自家羊圈里,尸体已经僵硬。现场有酒瓶,初步判断是醉酒后俯卧,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法医初检没发现明显外伤,家属也认可这个结论,准备按意外死亡处理,未立案。”

他话音刚落,准备宣布散会,一个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我建议复勘现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角落里的宋昭身上。

他一直安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动。

周立国的眉头微微皱起,看向这个履历光鲜却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宋昭同志,有什么新发现吗?”

“谈不上发现,”宋昭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张或好奇或质疑的脸,“只是报告里有一处细节。法医记录,死者右手食指呈现非自然的屈曲状态,指关节僵直。这种姿态,不像是一个醉酒之人自然放松时会有的。它更像是……在失去意识前,用力握过某个细长的金属物体后形成的肌肉僵直。”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风扇的噪音在持续。

一个老刑警忍不住嘀咕:“牧民手里握个铁丝、钉子什么的太正常了,能说明什么?”

“或许什么都说明不了,”宋昭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但也可能说明一切。证据有时候需要我们主动去唤醒。”

周立国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最终点了下头:“可以。巴图,李响,你们两个跟宋昭同志去一趟。注意安全。”

这句“注意安全”,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程序化的嘱咐。

前往牧区的路颠簸得能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摇错位。

勘查车里,巴图专心开车,李响有一搭没一搭地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但宋昭能感觉到,他们的话题始终刻意避开案情本身。

这是一种无声的壁垒。

程宋昭没有试图打破它。

他打开自己带来的大型工具箱,以整理为名,将一块巴掌大小,被黑色绝缘胶带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模块取了出来。

这是林晚的手笔,一台便携式电化学分析模块,她利用报废的医疗探头和军用级芯片,硬是把一间小型化验室的功能压缩进了这个不起眼的黑盒子里。

他不动声色地找到勘查车的备用电源接口,将模块接了上去,屏幕上亮起微弱的绿光,开始自检。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陆沉那本破旧日志里的一句话:“证据不能睡过去,你得比凶手更懂它的语言。”

陆沉,他的前辈,也是这片土地上的失踪者。

宋昭知道,这起看似不起眼的案子,就是他投向这潭深水的第一颗石子。

他要看的不是涟漪,而是水下那些庞然大物被惊动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这,是在试探此地司法系统的反应阈值。

阿合买提的羊圈弥漫着一股羊膻味和腐烂草料混合的刺鼻气味。

死者已经被家属领走,现场只剩下警方拉起的警戒线和地面上一个人形的粉笔印记。

巴图和李响按照流程拍照、记录,动作娴熟,却也带着一丝应付差事的敷衍。

宋昭没有去打扰他们。

他绕着羊圈缓缓走动,像一头寻找猎物的孤狼,目光寸寸扫过地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