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 第92章 开发压缩渲染器

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第92章 开发压缩渲染器

作者:拿破那个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8:1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说完外患,再来说内忧。

国内也有官方补贴,不过可惜的是,补贴都是给了制片方。

特效行业只能是“虽与有荣焉,但囊中戚戚”。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更大的原因还是在制片方。

用那些特效从业人员的话来说,减时、加活、不加价是常态。

举个例子,双方协商好3月份给素材,9月份交货。

这期间,特效公司要把所有的制作人员空出来,来全力做这个项目。

制片方的素材经常会晚送到,但交货日期是根据影片宣传上映节点走的,不会延后。

这样一来,受挤压的只能是特效公司,时间缩短,价格一样,成本增加,导致很多特效公司越到后面越经营不下去。

尾款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甚至还在几年前,国内电视剧特效合同的尾款都是白送给甲方的,很少有特效公司能收得回来。

这样的行业潜规则,进一步压缩了特效公司的生存空间。

……

不仅仅如此,影视行业的一些灰色收入过程,制片人、导演从预算中牟利,也有部分会侵占到特效费用上。

该花的、不该花的钱,在影视作品杀青之前就花掉了,原来给后期制作的特效公司说好2000万,可能到最后只剩下1000万。

素材给得晚,前期拍的烂,全都靠后期制作公司擦屁股。

多干活没问题,但特效公司找制片方多要钱的时候,往往都是说预算没了,兄弟帮一把,下部电影还来找你,补偿给你。

等真到了下一部,同样的事情又会再发生一遍。

国内的特效行业现状就是如此,没有高度工业化、产业化。

特效公司干活时间少、工作量大、钱却没多拿,难免显得有些苦哈哈。

……

最让国内众多特效从业者比较无奈的是,无论是项目外流,还是更多竞争者参与进来,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无可厚非。

但国内的制片方,往往愿意把更多的预算资金用在请流量明星身上,特效制作费用一再压缩。

国内特效水平虽然差点,但也远远不是观众口中的“五毛特效”。

实在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制作出更好的特效。

时间紧,钱少,大家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不可能为爱发电。

……

除开顶尖的几家国内特效公司,处境稍微好一点以外,其余的小特效公司,生存环境都很艰难。

往往都是参与到大公司的项目制作上,赚取不多的资金。

国内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电影票仓,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会不断增涨。

影视产业众多公司会不断往国内聚集,逐步成为市场中心,同时又是成本洼地。

这种市场环境下,简而言之,国内是真的具备成为全球电影特效制作中心的客观条件。

不过一方面是特效产业发展不正规,一方面是特效制作人才极度缺乏。

能不能抓住机会让特效产业发展成熟,还需要众多公司从主观上去努力。

……

陆羽以前对国内特效行业也是哀其不争,跟很多人一样,喷过水平太次。

直到完整的了解了这些行业现状,才知道以往的认知过于片面。

说穿了,这不仅仅是特效行业的事,而是国内整个影视行业的事。

制片方是老大,资本是爸爸,其他的都是小弟弟,要靠甲方赏口饭吃。

想轻轻松松站着把钱也挣了?

不存在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