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七十一章 祈求母后冥福无疆(第一更)

第(1/3)页

御榻之上,李世民平静接过奏本,看向李承乾,点点头:“你说。”

“喏!”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拱手说道:“启奏父皇,宗室任职地方,虽是天庇,但自身不足,亦容易引起祸患。”

李世民轻轻点头,目光稍微掠过下方的汉王,彭王,庄王,还有吴王,齐王等人。

这几个都是之前治政有失之人。

另外,还有他的其他几个年纪更小的弟弟和儿子,性子都不怎么好。

尤其是滕王李元婴,那更不是个安分的主。

如何让他们好好的治理地方,是皇帝如今最头疼的事情。

收回思绪,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继续说。”

“是,因为此事,故而儿臣想,是否可以令诸王,效仿父皇亲耕一亩三分地之事,由宗正寺督促,每年亲耕三亩地,观其收成,观其所得。

如此一来,诸王就能体会百姓辛劳,百姓一年收获几何,多少用于缴赋,多少用于自食,多少用于人情往来,多少用于换购他物。”

稍微停顿,李承乾拱手道:“如此一来,诸王可以知晓普通百姓一年下来,家中能够剩余积蓄,甚至可能是借贷负债多少……如今下去,便可以追寻百姓是如何借贷负债的,如何抵押的,甚至最后是如何失去田地的。”

一句“失去田地”,原本在下面笑呵呵看热闹的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魏征等人,顿时坐正,神色肃然了起来。

天下事,无非田地二字。

百姓失去田地就会成为世家和豪族的附庸,朝廷的赋税征缴就会变少。

甚至于在天灾之年,百姓会成为流民,最后造反。

隋末就是这样。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从失去田地开始。

如果地方长官能从一开始就关注百姓的田产收获,能保证天下百姓不随便失去田地,或者是更少的失去田地,那么对整个朝堂都是有好处的。

殿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神色肃然的同时,也震惊和赞叹的看向李承乾。

太子越来越成熟了。

……

李世民放下奏章,看了李承乾一眼,转身看向诸王,问道:“荆王?”

鄜州刺史,荆王李元景立刻站了出来:“臣在!”

“耕作之事,你可行吗?”皇帝的目光幽幽的落了下来。

李元景神色肃然的拱手道:“可行!”

皇帝点点头,看向李元昌:“汉王?”

李元昌立刻拱手:“启奏陛下,臣可行。”

李世民接下来又问了徐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和霍王李元轨等同辈诸王的意见,全部曰可行。

最后李世民又问了吴王李恪,齐王李佑,蜀王李愔和蒋王李恽等诸子的意见,他们这些做儿子,哪个敢说一个不字。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宗正卿?”

“臣在。”宗正寺卿,高祖皇帝第二女,襄阳公主驸马窦诞站了起来,肃然拱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