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十七章 说好了不造反了,怎么总是往那边想

第(1/3)页

“咳!”一声轻咳,打断了李承乾的思路。

坐在主榻上的李承乾顿时回过神,有些抱歉的看向了左侧的于志宁道:“孤与众卿不见久矣,今日再见众卿,孤欣喜万分,都坐。”

李承乾微微抬手,东宫诸臣这才轻轻笑笑,然后到各自的位置坐下。

东宫议事,不像大朝时,群臣肃立,多像是常朝,诸臣在李承乾面前也可以正坐。

当然,各有各的位置,于志宁,张玄素,欧阳询和颜师古等人自不必多说,其他诸太子舍人多坐在更后面的位置,总是记录。

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看向左右的于志宁、张玄素和欧阳询、颜师古等人,认真的说道:“从今日起,东宫诸事复常,上午巳时初(9点)开始议事,巳时正(10点)至午时正(12点)听诉,下午未时正(2点)开始授课,申时末歇(5点)。”

“臣等领命。”群臣齐齐拱手。

这是他们往常的行事时间,因为很多时候,李承乾虽然不参加太极殿的常朝,但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还有欧阳询和颜师古却都是要参加常朝的。

东宫的议事都是在等太极殿常朝结束之后再开始,甚至很多时候,东宫诸事,都要等常朝结束之后,从中书省移交过来。

是的,从中书省移交过来。

李承乾虽然很早就已经开始理事,但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在学着理政。

中书省将一部分很有标志性的朝政移交到东宫,东宫处理妥当之后,才会移送回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禀奏皇帝执行。

东宫没有真正的处事之权。

东宫真正处于的阶段是在学政,一直到李承乾登基,都是在这个阶段。

当然,皇帝如果信任,那么很多事情都会依照东宫的处置来执行,变相的,东宫有了处理政事的权利。

可如果皇帝不信任,诸事不从东宫而行,那么东宫废太子之意便已经昭然。

太宗皇帝好脸面,虽然宠爱李泰,但在李承乾没有表现出足够被废的原因之前,他是不会直接下场的。

所以,东宫依旧是整个大唐朝堂,数一数二的顶尖势力。

远在魏王府之上。

……

李承乾坐在主榻上,看向东宫诸臣道:“今日在议事之前,孤有三件事要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