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十二章 八旗侦缉贾队长

大人,得加钱 第六十二章 八旗侦缉贾队长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贾六捐来的九品蓝翎长一年的工资是银33两,另外米33斛。

一斛米按清制的话约160余斤,也就是说贾六一年可以领5000余斤米。

一个人一天最少吃一斤米的话,一年就是365斤。

理论上,贾六每年领的米够十一二口人的大家庭吃上一年。

实际却是不行的。

人不能光吃米,还得吃菜、吃肉、吃油,还得有人情往来,还得做鞋子做衣服,还得有娱乐,逢年过节是不是还得杀头猪宰只羊...

因此实际领取俸禄时,很多官员会把米折成市价银用于贴补日常开销。

七品以下没有养廉银,所以折算下来贾六的工资待遇并不高。当然,比起普通百姓肯定要强,大概处于温饱以上、小康以下的初级阶段。

没有其它进项,光靠这点死工资过日子,贾六这辈子基本上别想再进步。

他又不想学海兰察把脑袋塞在裤腰带上往死里干,故本着初来乍到要学会融入集体,而不是标新立异,破坏班子团结的想法,贾六心安理得的收下银袋。

这银子有讲究,可不是瞎拿的。

叫“体恤银”。

不是抚恤银。

体恤银什么意思?

用后世的话解释就是出差补贴、酷暑降温、高空作业...

问题是工资一年才33两,一个月的体恤银就一百多两,一年整一千多,翻了三四十倍都不止,所以,这个体恤银它正经么?

朝廷它知道么?

这还是汉军八旗的,蒙八旗拿多少,满八旗拿多少?

绿营那边又拿多少?

难怪乾隆往金川砸了大几千万两银子也没翻个泡泡,赶情这金川都成了大清将士的聚宝盆了。

这事乾隆八成不知道。

知不知道,又关六爷吊事?

只要有人给,只要不是自己逼人家拿的,不管什么银子,原则上,贾六都收。

不拿,不仅同事间的关系要僵,工作肯定也没法开展,直接并间接影响到大清国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